[发明专利]一种板材输送时可同时加热及干燥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4622.2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侨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10 | 分类号: | F26B13/10;F26B23/10;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输送 同时 加热 干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人造板材生产配套设备,具体涉及到一种板材输送时可同时加热及干燥的系统。
技术背景
集成板材又叫做胶合木。集成板材没有改变木材的结构和特点,它仍和木材一样是一种天然基材,但从物理力学性能来看,在抗拉和抗压强度方面都优于实体木材,在材料质量的均匀化方面也优于实体木材。因此,集成板材可以代替实体木材应用于各种相应的领域。集成材以小径料为生产原料,经过圆木切割成板材,板材烘干,制成板方条,断料、选料,指接,拼接,后续处理等一系列工序而制成具有一定宽度、厚度、长度的木材,如细木工板、实木齿接板、实木芯板、多层板(胶合板)。传统的实木集成板材的生产方法及流程:圆木加工成板材→板材烘干→板方加工→成条→选料、断料→将造好的木条经过疏齿,用粘接剂接成条状→经过四面刨将接好的木条刨成整齐的方条→将规格方条通过压力机压成所需要的板材→刨平、砂光→修补(填刮灰胶)→隔条间隔堆叠进行自然晾干→堆压定型→砂光整理→成品。
目前,上述修补(填刮灰胶)→隔条间隔堆叠进行自然晾干→堆压定型等后工段生产仍主要依赖人工作业,耗工费时,灰胶损耗大,又不能实现连贯生产作业,直接造成产品质量、产量和出材率降低,间接拉高了生产成本。由于使用含有大量水分的灰胶修补板材,板材吸收灰胶里的水分后受潮不均匀,导致板材内部应力变化产生变形、曲翘,致使产品次品率高;隔条间隔堆叠进行自然晾干过程也会占用更多的生产周转场地,而且自然晾干过程周期长,在气候干燥的情况下需要一到两周时间,在气候潮湿的情况下干燥时间更长,占地又费时;此外,堆压定型、自然晾干的板材的干湿度难以管控,板材跟随气候的干湿度吸(释)空气水分而涨缩变形,增加后工段砂光整理难度,加大了砂削量、降低了出材率,既可耗能却又减产。
目前,为了克服上述方法的缺陷,现有利用加热辊筒对修补(填刮灰胶)后的集成板材进行连续输送、加热干燥。这种方法在干燥或气候潮湿的气候环境条件下都可以生产,从板材进料干燥达到质量要求的干湿度成品仅需要40分钟左右。生产周期短,板材的干湿度容易管控。不需要大量的场地及空间,大幅度降低了场地使用成本。板材的干湿度达到质量要求,板材平整,质量保证。但是,由于板材表面刚刮上灰胶,灰胶湿度重、粘度大,容易粘上辊筒,不得不停止运行并处理沾附在辊筒上的灰胶,这样即影响连续生产,刮在板材上的灰胶又会沾粘拉脱,达不到修补(填刮灰胶)的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板材在刮灰胶后及自然晾干环节产生的不足而提供全新的一种板材输送时可同时加热及干燥的系统。具体包括:该系统是由架体、输送和加热双功能辊筒、轴承座、链条、板材流通导板、散热器、保温阻风罩、阻风匀气排孔金属网、紧固件、鼓风机组成。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侨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南宁侨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4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煤烘干窑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的处理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