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4313.5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9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蒋昌俊;闫春钢;章昭辉;陈德基;叶晨;王成;喻剑;毕卓;孙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交通 信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信息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交通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交通指挥系统并不智能,一来路面监控系统的采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有 限,二来不能依赖现有的交通指挥系统并不能很好地传达交通调度指令,具体体现 在多个方面,例如一辆车子的目的地并不能被其他车子知道,最简单的例子,在分 岔路口,因为转向不同往往分为几个车道,但是一来车主并不清楚那个车道是往哪 个方向的,往往只能到了路口才能看到临时换道(有些地方左转车道在右边,有些 却是在左边,而且各方向车道的数目也不一致),这时候很可能要面临实线变道, 此时若被后车装上,车主只能自己承担损失。再者后车无法知道前车的转向,也可 能躲闪不及而发生追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智能交通信 息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包括:
数据输入接口装置,与路面监控系统及车载机、无线智能设备连接,用于接收 由路面监控系统被动采集信息、车载机及无线智能设备发送的主动发送信息;
数据存储分发装置,与数据输入接口装置连接,用于对数据输入接口装置接收 到的数据进行存储;
执行输出装置,输入端与数据存储分发装置连接,输出端连接交通指挥系统及 车载机、无线智能设备,用于根据被动采集信息及主动发送数据生成交通指挥调度 指令,并向交通指挥系统及车载机、无线智能设备发送。
所述执行输出装置包括多个可扩展的业务模块,各业务模块用于向交通指挥系 统及车载机、无线智能设备提供不同的交通指挥调度服务,
所述业务模块与对应服务设备连接,并根据该业务模块的服务功能在数据存储 分发装置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后生成对应的交通指挥调度指令,其中,所述服 务设备为业务模块服务的交通指挥系统及车载机、无线智能设备。
所述数据存储分发装置的数据库为非关系型的数据库。
所述智能交通信息系统还包括与一个或多个决策控制中心连接的界面生成装 置,所述界面生成装置与数据存储分发装置连接,并生成用于显示实时数据的图形 界面向各决策控制中心发送。
所述界面生成装置包括界面开发模块,用于开发与各决策控制中心对应的图形 用户界面。
所述智能交通信息系统还包括与决策控制引擎模块,所述决策控制引擎模块分 别与数据存储分发装置、执行输出装置以及所有决策控制中心连接,接收由决策控 制中心发送的干涉指令并对执行输出装置生成的交通指挥调度指令进行干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数据输入接口装置可以同时接收被动采集信息之外还接收主动发送数据, 克服了路面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不完全的缺陷,提高了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 了交通指挥调度指令的准确度和效果。
2)执行输出装置可以有多个可扩展的业务模块,进行业务的定制,从而提高 了整个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提高更好的交通信息服务。
3)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对超大规模和高并发的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强,例如HBase 中,不同的数据源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HBase表中,不同表间的关系通过存储冗 余数据解决,可以将一个表中对另一个表的引用直接存在原始数据表中,也可以把 另一个表中的数据复制过来。
4)界面开发模块可以为各决策控制中心提供其适合的图形用户界面,从而适 合各决策控制中心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数据输入接口装置,2、数据平台,3、执行输出装置,4、数据服 务器集群,5、界面生成装置,6、决策控制引擎模块,7、数据分析接口装置,8、 大数据科学家,9、决策控制中心,10、路面监控系统,11、车载机,12、无线智 能设备,13、交通指挥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 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43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