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雕刻凹印用光变防伪油墨的制备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30693.5 申请日: 2016-03-08
公开(公告)号: CN105567016A 公开(公告)日: 2016-05-11
发明(设计)人: 孙明珠;易方平;齐永路;孙军飞;张嘉申;杨惊;顾悦;杨鹏;雷文骅;章星 申请(专利权)人: 中钞油墨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1/50 分类号: C09D11/50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王华英
地址: 201315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雕刻 用光 防伪 油墨 制备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变防伪油墨,具体涉及一种雕刻凹版印刷用光变防伪油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日益规范和完善,如欧盟的REACH,RoHS及GHS、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371-2007,以及现场操作人员对操作环境的严格要求,油墨的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研制环保型凹印油墨已引起国内外业界的重视与研究。另外,为了防止伪造钞票、银行票据、各种证件、车船票、机票、各类支票等犯罪,防伪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众易识别,造假者难伪造”成为防伪技术领域的一大重要发展趋势。“大众易识别”指的是一线防伪技术,主要是光学技术的应用,包括珠光油墨、金属油墨、光变油墨、磁性油墨等。其中光变油墨在各国钞票、证件、名优产品标识上的应用较为普遍。

CN1375528A公开了光变油墨组合物,它由占油墨总重量1-60%的光变颜料、占油墨总重量1-95%的连结料、占油墨总重量0-20%的油墨辅助剂组成。同时还涉及该油墨组合物的应用。发明的光变油墨组合物使用方便、可在已知的印刷设备上正常印刷。应用面广、可在各种承印物上印刷。对高清晰度扫描仪和彩色复印机的防伪性强、无毒、无辐射、印刷试性好。

CN1549848公开了涉及钝化光变颜料、制备所述钝化光变颜料的方法、包含所述钝化光变颜料的油墨组合物、所述油墨组合物的用途、和带有使用所述油墨组合物制成的标记的文件。

WO00/22049、CN1236795、CN1152011等专利公开了光变颜料的制造及其光学变色原理。

CN101475766公开了一种可逆温致变色雕刻凹印油墨,涉及一种防伪印刷用油墨,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凹印的温致变色油墨,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温变粉15~25%;醇酸树脂油10~15%;高酸价酚醛树脂油20~25%;纯酚醛树脂油8~10%;气相二氧化硅3~5%;透明碳酸钙15~20%;表面活性剂5~7%;聚乙烯蜡6~8%;矿油2~4%;干燥剂0.3~0.5%,本发明的凹印油墨适用于各种有价证券、证照和各类标识的防伪印刷。

上述的技术存在的缺陷为:没有明确连结料催化剂的种类及油墨中干燥剂的使用种类。另一方面,油墨组成范围限制范围较宽,没有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雕刻凹印用光变防伪油墨的制备及其生产方法,满足印刷领域发展的需要。

本发明所述的雕刻凹印用光变防伪油墨,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优选的,所述的雕刻凹印用光变防伪油墨,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各个组分的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光变防伪颜料选自绿变蓝、金变绿、红变绿、红变金、红变绿、黄变绿、蓝变红、紫变红、金变绿、绿变紫、美高锐等颜料,细度为15-30微米,具体制备方法、结构及光学变色原理参见专利WO00/22049、CN1236795、CN1152011。

所述连结料包括醇酸树脂、植物油改性酚醛树脂连结料、聚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及以上。

所述醇酸树脂包括间苯醇酸树脂、邻苯醇酸树脂、植物油改性醇酸树脂、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聚氨酯改性醇酸树脂。

所述的醇酸树脂在合成过程中均采用了符合欧盟REACH法规的环保型催化剂,包括季铵盐类、无机锡类、有机蓖油类、钛酸酯等。

所述植物油改性酚醛树脂连结料包含纯酚醛树脂、松香或其衍生物改性酚醛树脂、桐油酸改性酚醛树脂或C6-C20具有共轭双键的脂肪族族化合物改性酚醛树脂。

所述聚酰胺树脂包含5320醇溶型聚酰胺树脂、P-4512醇溶型聚酰胺树脂、P-1155醇溶型聚酰胺树脂、P-1074苯溶型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及以上。

所述不饱和聚酯包含环氧丙烯酸酯、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多元醇丙烯酸酯、植物油酸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一种及以上。

所述环氧树脂包含E-51、E-35、E-20、E-03、E-44等平均分子量在3000一下的环氧树脂产品中的一种及以上。

所述助剂包含表面活性剂,蜡和二氧化硅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钞油墨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钞油墨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6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