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杆式采棉机棉秆防拔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9228.X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2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同;石磊;孙勇飞;陈长林;黄铭森;谢庆;孔凡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6/14 | 分类号: | A01D46/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杆式采棉机棉秆防 拔起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杆式采棉机的棉秆防拔起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安装在采棉机采摘台架的防拔轴,所述防拔轴以轴线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方位位于采摘台的下指杆排后部下方,所述防拔轴上间隔安装有截面呈橄榄形的阻尼盘,所述阻尼盘的端面具有径向螺旋延伸的曲线凸筋,相邻阻尼盘的间距与下指杆排的指杆间距相等。工作时,随着采摘台前移,棉秆分别嵌入由相邻阻尼盘形成的V形槽中,V形槽两侧阻尼盘端面的曲线凸筋对棉秆产生由外向内的自夹力,有效产生了对棉秆的摩擦力;随着防拔轴的转动,相邻阻尼盘对棉秆产生与指杆提升力相反的向下拉力,从而达到有效防止棉秆拔起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收获机械的关键装置,尤其是一种指杆式采棉机的棉秆防拔起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指杆式采棉机、包括梳齿式棉花收获机(其典型结构可以参见名称为自走复指式采棉机、申请号为 201210037033.4以及名称为梳齿自走式棉花联合收获机、申请号为201210346203.7的中国专利文献)无需对行采摘,对棉花农艺及种植模式适应性强,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造价低和操作方便等显著优点,因此得到了推广应用。
虽然此类采棉机具有上述显著优点,但工作时机具采用侧弹性、纵刚性指杆,利用指杆间距与棉铃外形差并通过相对运动,将棉花从棉秆上分段采摘下来,因此采摘过程中指杆难免对棉秆产生向上的拔起作用力。对于沙性、松散及湿度大土壤种植的棉花,在收获过程中容易造成棉秆拔起,从而堵塞梳齿,造成采棉机不能连续工作——这已成为指杆式采棉机、梳齿式棉花收获机在上述土壤区域推广应用的难题。
此外,棉花主杆径的粗细相差较大,同一模式、同一田地、同时播种的棉花成熟后棉秆的粗细也互不相同。例如,新疆棉区由于种植密度高(12000--16000株),通常主杆径在8—12mm左右,差距相对较小;而长江黄河流域棉区,由于气候特点密度很难超过8000株,通常主杆径在8—20mm不等。杆径的差异无疑给采取棉秆防拔起措施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指杆式采棉机(含梳齿式棉花收获机)尚无切实可行的防拔起措施,曾有人试图采用在辊筒的径向安装锯齿片,利用齿槽对棉秆产生向下的摩擦力起到防拔作用,但实践证明不仅防拔起效果不理想,还有许多副作用。究其原因有:1)与齿槽接触时,尽管棉秆对槽壁有一定的压力,但棉秆上端是浮动的,因此当齿槽对棉秆施加向下作用力时,棉秆回让动作避开了这一作用力;2)长江黄河等流域棉区的棉秆较高,最低棉铃30--40厘米,因此采摘点较高,而锯齿辊位于棉秆中部,当锯齿辊转速高于前进速度时,极易割断棉秆,形成梳齿排堵塞;3)由于棉秆并非独立,四周分布着果枝,而锯齿分立辊筒外表,当棉秆嵌入齿槽后,果枝分布在相邻的齿槽中,锯齿对果枝产生切割,造成果枝与棉秆分离,短者随籽棉进入清理装置,导致含杂增加;长者挂在梳齿上,造成梳齿堵塞,影响采棉机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对各种杆径的棉秆均具有理想防拔起作用的指杆式采棉机棉秆防拔起装置,从而确保采用该装置的采棉机能顺利进行采摘作业。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避免棉秆及果枝折断,对棉秆无损伤的指杆式采棉机棉秆防拔起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首要目的,本发明的指杆式采棉机棉秆防拔起装置包括安装在采棉机采摘台架的防拔轴,所述防拔轴以轴线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方位位于采摘台的下指杆排后部下方,所述防拔轴上间隔安装有截面呈橄榄形的阻尼盘,所述阻尼盘的端面具有径向螺旋延伸的曲线凸筋,相邻阻尼盘的间距与下指杆排的指杆间距相等。
工作时,随着采摘台前移,棉秆分别嵌入由相邻阻尼盘形成的V形槽中,V形槽两侧阻尼盘端面的曲线凸筋对棉秆产生由外向内的自夹力,有效产生了对棉秆的摩擦力;随着防拔轴的转动,相邻阻尼盘对棉秆产生与指杆提升力相反的向下拉力,从而达到有效防止棉秆拔起的目的。
为了达到进一步的目的,所述阻尼盘端面曲线凸筋的曲线方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谷物种子储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