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冰浆蓄冷公交车空调供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25342.5 | 申请日: | 2016-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肖虎;李杨;张联英;金立文;孟祥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冰浆蓄冷 公交车 空调 系统 | ||
1.一种动态冰浆蓄冷公交车空调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系统和蓄冷装置(1);其中,
风系统设置在车体(6)的顶部及后部,包括左路送风管(9)、右路送风管(7)、回风管(8)、风机(2)、新风口(3)、全热交换器(4)以及排风口(5),左路送风管(9)的底部设置有左路送风口(12),右路送风管(7)的底部设置有右路送风口(10),回风管(8)的底部设置有回风口(11);
蓄冷装置(1)设置在车体(6)的后部,包括两端开口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蓄冷槽换热器(14),设置在箱体开口两端的进风口(13)和出风口(16),以及设置在箱体周向上的注浆口(15)和排液口(18);
出风口(16)通过风机(2)与右路送风管(7)相连通,右路送风管(7)与左路送风管(9)和回风管(8)相连通;
新风口(3)、排风口(5)以及进风口(13)均与全热交换器(4)相连通,且回风管(8)与全热交换器(4)和进风口(13)相连通;
所述的回风管(8)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回风口(11),且多个回风口(11)布置在车体(6)顶层部分的回风管(8)底部,并位于车体(6)过道的正上方;在车体(6)后部的回风管(8)分为两路支管,一路支管连通全热交换器(4),另一路支管连通蓄冷装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冰浆蓄冷公交车空调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路送风管(9)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左路送风口(12),且多个左路送风口(12)布置在车体(6)顶层部分的左路送风管(9)底部,并位于车体(6)左侧座位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冰浆蓄冷公交车空调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路送风管(7)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右路送风口(10),且多个右路送风口(10)布置在车体(6)顶层部分的右路送风管(7)底部,并位于车体(6)右侧座位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冰浆蓄冷公交车空调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热交换器(4)的上部连通回风管(8)的一路支管,下部连通排风口(5),外侧连通新风口(3),内侧连通蓄冷装置(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冰浆蓄冷公交车空调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进风口(13)、出风口(16)与蓄冷槽换热器(14)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冷凝水管(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冰浆蓄冷公交车空调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注浆口(15)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排液口(18)设置在箱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冰浆蓄冷公交车空调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冷槽换热器(14)整体结构为箱体,在进风口(13)通向出风口(16)的水平方向上,整齐排列着多层换热通孔,每个换热通孔的内壁上都分布着多排针翅,形成内针翅管,即换热通孔的内壁上布置有多排强化换热的金属针状凸起;工作时,蓄冷槽换热器(14)内部填充蓄冷工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冰浆蓄冷公交车空调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路送风管(9)、右路送风管(7)、回风管(8)、全热交换器(4)以及蓄冷装置(1)的外部均包裹有绝热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53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