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加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22397.0 | 申请日: | 2016-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3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亓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加热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加热系统,该系统由加热系统支路和电池组系统支路两个子系统集成,所述电池组系统支路包括电池包和若干继电器,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和加热子系统,所述加热子系统包含多个加热器,所述电池模组装配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或侧面。本申请电池加热系统可满足行车加热与停车充电加热两种需求,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多种模式的体验;加热器安装位置多样,组装简便,适用于不同应用场合;加热系统线路连接方式多样,线路连接简单;能够有效减小加热所导致的电池包温度不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有关一种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动力电池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参照中国实用新型第204167438号专利公开了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加热装置。该装置的第一继电器、加热元件及电池总成串接构成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元件有多个加热膜串联而成,且各加热膜片粘贴在单个电芯单体的侧面。
目前锂离子电池一般在20~40度范围内时,其充放电性能最佳,寿命最好。而市场上出现的电池包基本上都是采用风冷方式,同时集成固体加热器,比如金属加热膜片或PTC板式加热器。或者采用液冷系统,要么没有加热功能,要么需要采用加热棒进行加热。若无加热功能则导致限制了电池的应用。若采用加热棒或其他类型加热器,而这些加热器的电能都来源电池自身,则会消耗电池系统的能量,导致电动车辆的纯电动行驶里程降低缺点,极大降低了电池包续航里程使用能量所占的有效比例。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加热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加热系统,在顺应小型化趋势下,保证加热效果,便于节能及量产。
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电池加热系统由加热系统支路和电池组系统支路两个子系统集成,所述电池组系统支路包括电池包和若干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和加热子系统,所述加热子系统包括多个加热器,所述电池模组装配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或侧面。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装配或集成到所述电池模组上。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之间采用串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模组的、两侧面对应设置所述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电池模组的个数为奇数或偶数。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所述电池包内的偶数个所述电池模组至少分为两组,不同组的所述电池模组上设置的所述加热器之间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奇数个所述电池模组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电池模组的不同侧的全部所述加热器之间采用并联方式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偶数个所述电池模组中同一组所述电池模组上设置的所述加热器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奇数个所述电池模组,位于中间位置的电池模组的同一侧的全部所述加热器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均采用全部串联的连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加热系统支路和电池组系统支路由四个继电器控制,来实现行车加热模式和停车加热充电模式,所述继电器包括加热正继电器、加热负继电器、主正继电器以及主负继电器,所述加热正继电器与所述加热负继电器位于所述加热系统支路,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位于所述电池组系统支路。
优选的,所述加热系统支路中的各所述加热子系统之间的高压加热传输线缆连接方式与所述电池组系统支路中的电池包之间的高压电力传输线缆连接方式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电池加热系统可满足行车加热与停车充电加热两种需求,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多种模式的体验;加热器安装位置多样,组装简便,适用于不同应用场合;加热系统线路连接方式多样,线路连接简单;能够有效减小加热所导致的电池包温度不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包括用导热膜包裹的蓄电池单元的蓄电池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