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双钳相位伏安表的煤岩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2151.3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端;韩楠楠;程园新;王习;刘帅杰;丁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5/00 | 分类号: | G01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张洪年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 相位 伏安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为煤矿开采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煤含量判别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字双钳相位伏安表测量RLC串联电路是容性还是感性,来判断煤岩混合物中煤含量是否高于可开采的最低含煤量,这种测试方法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为自动化采掘,自动化放煤,自动化选矸等生产过程提供可靠的煤岩识别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的煤含量判别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数字双钳相位伏安表的煤岩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资源之一,在煤炭开采和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煤炭和岩石的识别技术,譬如说滚筒采煤,掘进,放顶煤开采,原煤选矸石等生产环节中。煤岩识别即用一种方法,使采煤机具有自动追踪煤岩的能力,一种实用可靠地煤岩识别方法可以保证煤炭的开采更安全,并且会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增加采煤作业的效率,减少设备维修量的停机时间,减轻设备的磨损和损坏,同时,降低空气中的含煤量。另一方面,通过煤岩识别技术采煤机能自动提高滚筒截割高度,也能提高煤层的回采率,降低煤中的矸石,灰分和硫的含量。因此煤岩识别技术成为实现采煤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由于煤岩识别技术越来越重要,国内外的研究者都在研究更好地煤岩识别技术。国外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的悉心研究,提出了各种关于煤岩识别技术的合理构想,但绝大多数不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其中能够使用的方法,又因为地质条件的不同,不具有普适性,使用范围受到严重的限制。
目前现有的煤岩识别方法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譬如:记忆切割法适合于地质条件好,煤层比较平整的矿井。对于地质条件不好的采煤工作面,方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雷达探测法是以电磁波传递为基础的技术,电磁波穿透顶煤的厚度与波长有关,波长越长,穿透越深,而波长越长测量分辨率就越低,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的矛盾很难彻底解决,方法难以达到实用阶段。伽马射线法对采煤工艺有一定的要求,即必须是留一定厚度的顶煤,这样降低了回采率,另外要求顶底板围岩必须有放射性元素,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基于检测截齿振动的煤岩识别方法由于在采煤过程中滚筒在做旋转运动,因而信号的传输受到很大的影响。除此以外,电流分析法,粉尘探测法,声音检测法等煤岩识别方法由于采煤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受力复杂,震动剧烈,磨损严重,粉尘大等因素导致这些方法使用范围和使用效果受到严重限制。
因此,需要一种解决或者至少改进现有技术方法中固有的一类或多类问题的煤岩分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煤矿开采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煤含量判别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字双钳相位伏安表测量RLC串联电路是容性还是感性,来判断待测物中煤含量是否高于可采用的最低含煤量,这种测试方法的优点是安装及操作简单、便捷,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为自动化采掘,自动化放煤,自动化选矸等生产过程提供可靠的煤岩识别信息。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数字双钳相位伏安表的煤岩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对采集来的纯煤、纯岩样本进行样本分析,将纯煤、纯岩分别放入固定的电容器中,利用阻抗分析仪得到两者的电容值,纯煤的电容值记为C1,纯岩石的电容值为C2;
S102,按煤矿上可开采的最低含煤量混合煤和岩石,放入电容板之间,利用阻抗分析仪测出电容值;将采集到的纯煤和纯岩石,按照煤矿上可开采的最低煤含量进行配比,调制均匀后,将二者的混合物放入准备好的电容器中,利用阻抗分析仪测量电容值,记为C0,其中C0在C1和C2之间;
S103,确定激励频率
取电感值已知的电感(电感值记为L0),根据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计算公式得:令激励的频率为W0;
S104,判定待识别物的煤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GIL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密度测量与观测平台
- 下一篇:计量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