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密封的轮腿步态可调整两栖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9999.0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季洪超;刘吉成;江盼阁;杨金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B62D57/04;B60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密封 步态 可调整 两栖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密封的轮腿步态可调整两栖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器人移动通常有轮式和关节式两种方式。轮腿混合式机器人集轮式步态运动效 率高、稳定性好、易控制的优点和行走步态环境适应性强的优点于一体,是移动机器人技术 研究中的重要分支。两栖机器人对陆地环境和水下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轮腿混合驱 动是两栖机器人移动的有效方式。两栖机器人在水下环境运动时,机器人整体要求具有良 好的密封性。针对两栖机器人的驱动及密封问题,提出一种便于密封的轮腿步态可调整两 栖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密封的轮腿步态可调整两栖机器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构思是: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胞思想实现轮腿步态间调整的两栖机器人,且步态调整的动力 源被放置于可封闭的空间内,解决了两栖人行走机构中驱动系统的密封问题。机器人机体 两侧前后对称旋转4套行走子系统单元,行走子系统单元可通过结构的变胞实现轮-腿步态 间的切换及多种腿式步态的调整。机器人机体通过驱动电机与前轮板相连接,前轮板与中 轮板、中轮板与末端轮板分别通过驱动电机相连接,通过调整各驱动电机的动作,实现轮式 步态和腿式步态的切换及腿式步态的多样性调整。本发明提高了两栖机器人行走系统步态 调整的紧凑性,增强了两栖机器人对非结构环境的适应性。
根据上述构思,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密封的轮腿步态可调整两栖机器人,主要由机体和4套行走子系统单元组成, 所述的行走子系统单元由前轮板、中轮板及末端轮板组成;所述的机体空腔内前后对称放 置4个轮腿驱动电机,机体通过轮腿驱动电机与前轮板相连,所述中轮板安装在前轮板上, 所述末端轮板安装在中轮板上;机体盖板盖住整个机体空腔,机体盖板与机体之间有O形密 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
所述的前轮板、中轮板及末端轮板的轮缘面具有相同的半径r,且所述前轮板、中 轮板及末端轮板单侧弧面长度为周长2πr的1/6。
所述的前轮板由中轮板驱动电机、前轮板体、前轮板盖、连接螺钉及O形密封圈组 成;所述的前轮板体为中空的实体,前轮板体的空腔中装有中轮板驱动电机;所述的中轮板 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减速装置与中轮板相连,在中轮板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中轮板相对于前 轮板能够转动;前轮板盖通过连接螺钉盖住前轮板体的空腔,前轮板盖与前轮板体之间有O 形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
所述的中轮板由末端轮板驱动电机、中轮板体、中轮板盖、连接螺钉及O形密封圈 组成;所述的中轮板体为中空的实体,中轮板体的空腔中装有末端轮板驱动电机;所述的末 端轮板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减速装置与末端轮板相连,在末端轮板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末端 轮板相对于中轮板能够转动;中轮板盖通过连接螺钉盖住中轮板体的空腔,中轮板盖与中 轮板体之间有O形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
所述的末端轮板是由末端轮板体、末端轮板盖、连接螺钉及O形密封圈组成;所述 末端轮板体为中空的实体,末端轮板盖通过连接螺钉盖住末端轮板体的空腔,末端轮板盖 与末端轮板体之间有O形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
所述的齿轮减速装置由小传动锥齿轮、大传动锥齿轮及齿轮传动轴组成;所述小 传动锥齿轮与轮板驱动电机相连,小传动锥齿轮与大传动锥齿轮啮合连接,大传动锥齿轮 与齿轮驱动轴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轮腿驱动电机与前轮板相连,驱动整个行走子系统单元 转动。中轮板驱动电机驱动中轮板使中轮板相对于前轮板可以转动。末端轮板驱动电机驱 动末端轮板使末端轮板相对于中轮板可以转动。调整轮腿驱动电机的动作,实现驱动行走 子系统单元轮式转动或腿式摆动;调整中轮板驱动电机与末端轮板电机的动作,可以使前 轮板,中轮板及末端轮板之间相互转动,实现轮式步态及腿式步态之间的切换。4套行走子 系统单元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实现两栖机器人直立行走,爬行等多种腿式步态的调整。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两栖机器人通过结构变胞实现轮腿步态的切换,具有轮腿驱动方式。
2.两栖机器人可以调整多种腿式步态,增强对非结构环境的适应性。
3.动力源在封闭的空腔内,两栖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4.提高了两栖机器人行走系统步态调整的紧凑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9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频串联仿人四自由度机械足
- 下一篇:一种前舱盖铰链加强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