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小容积高压管路系统自动放气过程的压力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9873.3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9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窦威;洪晓鹏;喻新发;李晓阳;王健;马永强;孙立臣;刘兴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16/20 | 分类号: | G05D16/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容积 高压 管路 系统 自动 放气 过程 压力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小容积高压管路系统自动放气过程的压力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ER3000电子压力控制器,控制气动减压阀到达设定开度,通过放气压力传感器反馈压力,使电控至外阀和气动减压阀出口之间充满一定压力的气体,并采用阶梯式放气方法,每到下次重复时,气动减压阀的开度都会减小,直至卫星小容积内压力达到目标压力后,关闭卫星小容积出口的手控阀门,开启电控充气阀、电控放气阀、电控至外阀,调节ER3000电子压力控制器,控制气动减压阀开度开至最大,将放气系统内压力泄放至0。本发明不需要手动调压与控制各个阀门,并采用阶梯式放气方法,阶梯下降幅度逐次降低,最终使目标放气压力得以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体积高压管路系统自动放气过程中压力控制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解决卫星小容积高压管路自动放气过程中压力精确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卫星总装AIT(总装集成与测试)过程中,卫星检漏工作占到了10%~20%的时间,而检漏工作中航天器的充放气操作又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二的时间;而且,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可靠、长寿命卫星的需求日趋迫切,随之而来的对于航天器检漏工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航天器检漏充放气的要求,包括充放气的自动控制、精确控制,以及充放气控制过程的可靠性、安全性等。
目前,卫星检漏过程中的大容积系统的充放气环节已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但小容积高压系统的充放气依然依靠人工控制,对于放气过程的精确控制和可靠控制都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不利于检测自动化。
为逐步实现航天器检漏充放气控制的信息化、自动化和规范化,消除手动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和质量、安全隐患,提高充放气控制的可靠性、安全性,因此对于卫星小容积高压系统的放气环节进行精确自动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本发明通过对ER3000电子压力控制器工作特性的分析,结合人工手动控制小容积放气过程,设计了放气系统,提出了一种卫星小容积高压管路系统检漏自动放气过程压力精确控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一种自动放气控制系统,提供一种卫星小容积高压管路系统自动放气过程中压力精确控制的方法(阶梯压力下降法),以实现卫星小容积高压系统放气过程中的压力的自动化和高可靠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卫星小容积高压管路系统自动放气过程的压力控制方法,采用的自动放气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控充气阀、电控放气阀、电控至外阀、ER3000电子压力控制器和气动减压阀,以及将这些器件连接起来的高压管路,其中电控至外阀与气动减压阀之间的体积尽量小;产品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电控放气阀上游临近外接小容积高压产品的接口处,ER3000电子压力控制器和气动减压阀组成的压力调节机构位于电控放气阀游和电控至外阀的上游,放气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气动减压阀下游和电控至外阀之间,系统工作时的气体流先通过电控放气阀,再通过气动减压阀、电控至外阀,电控充气阀上游连接高压气源,电控放气阀上游连接卫星小容积系统,电控至外阀下游连接普通大气,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连接放气系统与卫星小容积高压管路系统,确保全系统内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b.打开电控充气阀,对电控充气阀、电控放气阀和卫星小容积之间的管路充高压气体,压力到达卫星小容积内相同值后关闭电控充气阀;
c.打开卫星小容积出口的手控阀门,此时整个卫星小容积与电控充气阀下游和电控放气阀上游之间的部分压力应相同且与卫星小容积内原有压力相同;
d.打开电控放气阀,调节ER3000电子压力控制器,控制气动减压阀到达设定开度,通过放气压力传感器反馈压力,使电控至外阀和气动减压阀出口之间充满一定压力(该压力根据卫星小容积内当前压力和放气目标压力差计算而得出预设值,最终实施值须是距离预设值最近且是气动减压阀阶梯输出最低压力的整数倍的值)的气体,关闭电控放气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9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