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4887.6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2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邓武超;黄坚;戴涛;张钰娴;常向魁;刘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兴新泰物联网科技园有限公司;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21/04;G08B25/10;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安全管理 智能化监测 报警装置 信息处理中心 管理和保护 对讲终端 实时监控 城市交通 警示 交通事故 调配 警务 报警 移动 力量 安全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慧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信息处理中心、智能化监测报警装置及移动对讲终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与报警,采用智能化监测报警装置,可以根据多种不同的交通事故进行警示,并在第一时间联系警务人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城市交通的安全进行管理和保护,并调配相关力量进行维护处理,及时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智慧交通安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管理上的应用,愈发成熟的智能交通管理技术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改善交通拥堵状况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其中,及时、准确的数据采集与现场数据实时处理、分析成为智能交通技术重要的前提与基础。传统的数据采集主要有线圈、视频、红外线等方法,大多都存在数据单一,难以个体识别,无法提供数据预处理等缺点。
根据长期的现场经验积累及相关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行业应用虽然已经能够在数据采集方面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功能和简单的管理措施,但是当设备数量迅速增多,应用场景订制化、个性化,尤其是发生涉及维护管理和系统安全方面的事件后,却仍然无法进行及时告警响应、准确定位事件源头,给应用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智慧交通安全管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智能化监测报警装置、信息处理中心及移动对讲终端,所述信息处理中心包括信号接收发射系统和管理控制服务器,所述管理控制服务器与信号接收发射系统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发射系统包括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管理控制服务器所述通过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实现与所述智能化检测报警装置、移动对讲终端进行信号传递;
所述智能化监测报警装置数量为多个,包括壳体,警示系统,智能控制器,信息采集系统以及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壳体的上端呈球形结构,下端呈方形结构,所述壳体下端两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两个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呈L型结构,所述两个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下端的两侧;所述信息采集系统包括高清摄像头、烟雾传感器以及红外传感器,所述高清摄像头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中部两侧,所述高清摄像头在所述壳体上呈水平设置;所述烟雾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烟雾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均位于所述高清摄像头的下方位置,所述烟雾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均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水平方向夹角A为25度;所述警示系统包括语音报警器及光报警器,所述语音报警器包括两个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端位置,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两个扬声器呈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扬声器与水平方向夹角B为23度;所述光报警器固定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光报警器呈方形结构,其截面呈“日”字形结构,所述光报警器内部设有两个方形腔体,所述两个方形腔体内均设有LED发光板,所述LED发光板包括红色LED发光板与蓝色LED发光板;所述智能控制器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过电线与警示系统及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智能控制器一侧,与所述智能控制器连接,通过第二无线信号发射器与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之间的无线信号连接,实现所述智能控制器与管理控制服务器之间信息传递;
所述移动对讲终端为对讲机,所述移动对讲终端上设有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移动对讲终端通过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与第一无线信号发射器之间的信号传递,实现与管理控制服务器的语音对接。
上述一种智慧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其中,所述LED发光板呈方形结构。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兴新泰物联网科技园有限公司;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兴新泰物联网科技园有限公司;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4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人看护家庭安防系统
- 下一篇: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烟雾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