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惯量变阻尼扭转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3062.2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董小闵;于建强;陈平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16 | 分类号: | F16F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惯量 阻尼 扭转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转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变惯量变阻尼扭转减振器。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容易使曲轴产生扭转振动,引起轴系裂纹和断裂,零部件磨损加剧,现有技术中减小曲轴扭转振动的常用方法是在曲轴前端安装扭转减振装置,而目前的扭转减振装置均固定安装在曲轴端部,不能改变减振装置与曲轴之间的扭转阻尼力,而且只能对某一特定频率的振动具有较好的吸振效果,若要抵销不同频率的振动,需附加一系列的这种扭转减振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惯量变阻尼扭转减振器,可单独作为内燃机前端扭转减振器,也可以作为双质量飞轮的次级飞轮与离合器连接,可用于连接扭转减振装置和曲轴,能够改变减振装置与曲轴之间的扭转阻尼力,传动系阻尼和转动惯量可根据控制算法需要自适应调节,对传动系的扭转振动进行有效的抑制。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输出阻尼力矩大、转动惯量调节范围宽、动态响应快等优点,在降低内燃机输出扭矩波动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也可在太空零重力环境中应用,故在旋转类机械装置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变惯量变阻尼扭转减振器,包括变惯量组件和变阻尼组件;所述变惯量组件包括左端盘、右端盖、内部铁芯、永磁体、内部线圈和可变质量分布的铁磁流体;所述左端盘、右端盖为非导磁件,左端盘、右端盖与内部铁芯形成内腔;所述铁磁流体位于内腔内,通过内部线圈和永磁体组合产生磁场改变对铁磁流体处磁场分布和大小,连续调节变惯量组件转动惯量的大小;所述变阻尼组件包括惯性环、叶轮、外部铁芯、外部线圈和磁流变液;所述外部铁芯与可变惯量组件的外壳固紧;惯性环与外部铁芯之间形成密封的外腔;外部铁芯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U型流道,流道的出入口位于叶轮两侧,外腔与流道内装有磁流变液;通过外部线圈电流大小改变工作间隙磁流变液中磁场大小,连续调节惯性环与外部铁芯之间的扭转阻尼力矩;外部铁芯与叶轮随可变惯量组件同速同向转动,当惯性环与外部铁芯存在转速差,磁流变液在叶轮作用下处于螺旋流动工作模式,可有效延长磁流变液的工作区域长度,改善扭转阻尼力输出。
进一步,所述铁磁流体智能材料包括载液和尺度为介观的分散粒子,载液为低粘度油液;所述分散粒子为空心铁珠或铁粉。
进一步,所述变惯量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内腔内壁的分隔板。
进一步,所述惯性环与外部铁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的轴向内侧对应外腔设有骨架油封。
进一步,所述内部线圈与外部线圈的接头分别焊接于右端盖槽口内的四个铜环上,铜环与端盖之间用绝缘层分隔,铜环外部连接电刷实现对内部、外部线圈提供直流电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单独作为内燃机前端扭转减振器,也可以作为双质量飞轮的次级飞轮与离合器连接,传动系阻尼和转动惯量可根据控制算法需要自适应调节,对传动系的扭转振动进行有效的抑制。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输出阻尼力矩大、转动惯量调节范围宽、动态响应快等优点,在降低内燃机输出扭矩波动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也可在太空零重力环境中应用,故在旋转类机械装置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叶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叶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变惯量变阻尼扭转减振器,包括变惯量组件和变阻尼组件;所述变惯量组件包括左端盘1、右端盖2、内部铁芯3、内部线圈4、可变质量分布的铁磁流体5和永磁体6;所述左端盘1、右端盖2为非导磁材料;所述左端盘1、右端盖2与内部铁芯3之间形成封闭的内腔;所述铁磁流体5位于内腔内;所述内部铁芯3位于内腔的径向内侧,内部铁芯上加工有凹槽;所述内部线圈4与永磁体6均位于凹槽内,内部线圈4缠绕于永磁体6上;通过内部线圈4和永磁体6组合产生磁场改变对铁磁流体处磁场分布和大小,连续调节变惯量组件转动惯量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3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拉式电动晾衣架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锥形橡胶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