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底壳水气油同步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2592.5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单新星;姜晨旭;吕兴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底壳 水气 同步 装置 | ||
1.一种油底壳水气油同步换热装置,包括缸盖(1)、缸体(2)、油底壳(3)、进 气管(4)、排气管(5)、空滤(6)、压气机(7)、中冷器(8)、节气门(9)、涡轮(10)、 催化包(11)、消音器(12),缸盖(1)、缸体(2)、油底壳(3)一起组成发动机的本 体,进气管(4)的出气口与缸盖(1)上的进气道相连接,排气管(5)的进气口与缸 盖(1)上的排气道相连接,空滤(6)、压气机(7)、中冷器(8)、节气门(9)依次布 置在进气管(4)上,涡轮(10)、催化包(11)、消音器(12)依次布置在排气管(5) 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液引出管(13)、冷却液引回管(14)、换热器(15)、电 磁阀(16)、排气引出管(17)、排气引回管(18),冷却液引出管(13)的进水口、冷 却液引回管(14)的出水口均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相连接,换热器(15)布置在油底壳(3) 内,冷却液引出管(13)的出水口、冷却液引回管(14)的进水口均穿过油底壳(3) 壳体后与换热器(15)相连接,电磁阀(16)布置在冷却液引出管(13)上,电磁阀(16) 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接,排气引出管(17)的进气口、排气引回管(18)的出气 口分别与消音器(12)前后的排气管(5)相连接,排气引出管(17)的出气口、排气 引回管(18)进气口均穿过油底壳(3)壳体后与换热器(1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水气油同步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却液引出 管(13)、冷却液引回管(14)的外部均包裹保温材料,换热器(15)为面式换热器, 换热器(15)浸泡在机油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25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寒环境的柴油发动机
- 下一篇:移动式矿山开采面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