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砝码设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1797.1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7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任孝平;王健;蔡常青;何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砝码 设计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量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砝码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计量领域,在测量砝码质量时,质量的量值传递大多都是在空气中进行。 在质量测量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空气浮力和表面吸附质量。而产生 的原因分别是砝码所受空气浮力的影响,以及空气中的灰尘、水分等污染物吸 附砝码表面造成砝码的质量增加。
目前研究人员根据表面吸附测量研究的特点,提出了用一种“等体积、不 等表面积”的异型砝码来测量砝码表面吸附质量。即在真空中测量实心砝码和 纺锤形砝码的质量差值,接着在空气中测量这两种异型砝码的质量差值,通过 这两次测量的差值再求差,与砝码之间的表面积差求商,便可以得到砝码单位 表面积上的吸附率(假设环境湿度值恒定)。
发明人发现,在异型砝码的选择上,只是原理性地选择“体积一致,表面 积不同”的砝码,并未发展对“表面积不同”的定量化研究。多种质量测量过 程中的过程参数对这种异型砝码设计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考虑如何消除,以最大 化的扩展表面积不同的特点,准确测量表面吸附质量。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 砝码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于本公开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公开的一般背景技术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 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砝码设计方法及系统,其能够通过建立设计模型并获取 砝码设计模型的目标函数的极值,实现表面吸附砝码的设计。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砝码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建 立圆柱形砝码和纺锤形砝码的设计模型;基于所述设计模型,获取所述设计模 型的目标函数;以及基于所述目标函数和多个约束条件,获取设计模型的目标 函数的极值。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砝码设计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包括: 用于建立圆柱形砝码和纺锤形砝码的设计模型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设计模型, 获取所述设计模型的目标函数的单元;以及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函数和多个约束 条件,获取设计模型的目标函数的极值的单元。
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 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 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 公开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 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 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砝码设计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圆柱形砝码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纺锤形砝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 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 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 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砝码设计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本公开的砝码设计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01,建立圆柱 形砝码和纺锤形砝码的设计模型;步骤102,基于所述设计模型,获取所述设计 模型的目标函数;以及步骤103,基于所述目标函数和多个约束条件,获取设计 模型的目标函数的极值。
该实施例通过建立设计模型并获取砝码设计模型的目标函数的极值,实现 表面吸附砝码的设计。
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砝码设计方法的具体步骤。
建立模型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建立圆柱形砝码和纺锤形砝码的设计模型。
具体地,对于圆柱形砝码,砝码表面积计算公式为:
S圆柱=2πr2+2πrH(1)
砝码体积为:
V圆柱=πr2H(2)
其中,r为圆柱形砝码的半径,H为圆柱形砝码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1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