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疏膜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1700.7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武军伟;仲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朗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06 | 分类号: | B01D71/06;B01D69/10;B01D69/02;B01D67/00;B01D5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冯慧 |
地址: | 211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疏膜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疏膜的制备工艺,双疏指的是疏水、疏油的特征,此工艺具体如下:选用疏水、疏油单体,配置成溶液,采用液滴喷射的方法使溶液渗透进基材有机微孔膜中,再用大气压下的辉光放电等离子处理单体,产生自由基,迅速聚合形成具有疏水疏油特征的聚合物,同时不破坏基材有机膜的微孔结构,最后加热去除残余物质生成双疏膜。该膜材料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通过控制喷射压力及喷射速度,防止纤维单体粘结成束而造成膜孔径增大,微孔结构明显,稳定性非常好,透气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疏水疏油特性,适用于含油气体的气固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水疏油膜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含油烟气的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有惯性分离法、静电沉积法、液体吸收法、过滤吸附法等。惯性分离法设备简单,净化效率不足20%,静电沉积法在处理含油体系时,其易着火性受到质疑,且能耗高,液体吸收法其设备易受腐蚀,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过滤吸附法具有净化效率高,但其阻力大,高粘油组分极易污染过滤介质,清洗困难导致滤材使用寿命减少。国内规模化生产用于气体净化膜的企业还很少,专门针对含油体系气体净化用双疏膜的研究还处于高校实验室阶段,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
现有技术中,美国BHA公司申请的发明专利CN 1927575A公开了具有疏油性质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专利通过在原纤维上沉淀涂料获得疏油结构,采用粘滞性气体作为涂料的溶剂施加到基材表面,疏油效果一般。中国专利CN201410757998.X采用原子层沉积法(ALD)使纳微颗粒包覆聚四氟乙烯网状纤维;再用等离子体处理聚四氟乙烯膜表面,将其置于全氟单体中后,再进行等离子接枝处理获得改性后的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工艺复杂,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疏膜的制备工艺,通过在基材有机微孔膜上聚合形成一种双疏层,不破坏其微观多孔结构,制备出一种微孔结构明显,透气效果良好,具有疏水疏油的特征的双疏膜。此工艺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疏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选用疏水、疏油单体,配置成溶液,采用液滴喷射的方法使溶液渗透进基材有机微孔膜中;
(2)上述处理后的基材上,用大气压下的辉光放电等离子处理单体,产生自由基,迅速聚合形成具有疏水疏油特征的聚合物,同时不破坏基材有机膜的微孔结构;
(3)上述形成的膜通过加热,去除残余物质,最后生成双疏膜。
其中:
步骤(1)中的疏水、疏油单体选自全氟辛酸、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丙基全氟丁基磺酰胺、全氟烷基三氯硅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步骤(1)中的基材有机膜为微孔结构,其材质为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
步骤(1)液滴喷射工艺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工作台和支架上的喷枪进行移动,将疏水疏油单体划入高压流体喷枪系统,伺服电机控制喷枪对准基材并打开喷枪,将高压疏水疏油单体高速直喷射在基材表面。
步骤(1)中液滴喷射工艺中喷射压力为0.05~2.5Mpa,喷射速度为1~80g/s。
步骤(2)中的等离子处理为大气压下的辉光放电产生,非真空系统。
步骤(2)中等离子工艺中处理时间为1~150s,处理功率为20~200W。
步骤(3)中加热温度为20~220℃,加热时间为5~2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朗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久朗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1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漏水花盆
- 下一篇:一种秸秆还田水旱灭茬耕整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