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克力灯饰透光体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0720.2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振安 |
主分类号: | F21V3/02 | 分类号: | F21V3/02;F21V3/04;F21V5/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德区荣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9 | 代理人: | 王玉梅 |
地址: | 52839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克力 灯饰 透光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克力灯饰透光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灯饰透光体广泛应用在水晶灯、台灯、装饰灯上。如图1所示,光源从其透光主体任意侧射入,整个透光主体都能折射出光亮,用以人们日常的照明、欣赏使用。
现有技术中,灯饰透光体根据实际用途、设计等需要,具有不同的造型,而且其基本采用亚克力原料注塑而成,成本低、加工方便。但是,符合消费者审美要求(即好看)的造型是有限的,其仅能提供单一的透光效果,多年来并没有改变这种状况,导致消费者日益产生审美疲劳。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能够使灯饰透光体具有闪烁星光效果的亚克力灯饰透光体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亚克力灯饰透光体,包括通过亚克力原料注塑而成的透光主体,其结构特征在于,透光主体内均布有若干闪光颗粒;闪光颗粒的硬度大于透光体的硬度,闪光颗粒的熔点高于透光体的熔点。
所述闪光颗粒为金属晶体或者非金属晶体制成。
所述闪光颗粒为水晶、石英、锆石、刚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闪光颗粒的粒径为0.8-1.5mm。
所述闪光颗粒的折光率大于透光体的折光率。
一种亚克力灯饰透光体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把亚克力原料和闪光颗粒充分混合,成为混合注塑料;
步骤2,把混合注塑料放入注塑机内进行注塑,亚克力原料注塑成透光主体,闪光颗粒均布在透光主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上述改进,使透光主体内均布有若干用于产生闪烁星光效果的闪光颗粒,光源从透光主体的任意侧射入后,透光主体本身能折射出常规的光亮,并且,闪光颗粒进一步折射出不同的光亮,从而产生闪烁星光效果,人们凝视其能够用得到更好舒缓情绪的作用,使人有更愉悦的享受,非常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灯饰透光体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灯饰透光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灯饰透光体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图3,本亚克力灯饰透光体,包括通过亚克力原料注塑而成的透光主体1,透光主体1内均布有若干闪光颗粒2;闪光颗粒2的硬度大于透光体1的硬度,闪光颗粒2的熔点高于透光体1(即亚克力原料)的熔点。
进一步地,闪光颗粒2可采用金属晶体(如金属银、金属铜等),也可采用非金属晶体制成。
进一步地,闪光颗粒2为水晶、石英、锆石、刚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可以优选透光度较好的呈透明状的闪光颗粒2,也可以优选采用锆石制成的闪光颗粒2,其折光率接近于2.417,色散也与钻石最为相近,能够产生更加夺目的闪烁亮光,能够更好地模仿出星空效果,能更好的舒缓人的情绪,使人有更愉悦的享受。水晶、石英、锆石、刚玉等物质均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产生一定的磁场,与人体磁场接触后,通过压电效应产生电波,迅速调整与人体细胞相吻合的频率,精准的代谢负能量和输送细胞的氧分,起到促进人体循环的作用,有助人体健康。
进一步地,闪光颗粒2的粒径为0.8-1.5mm,粒径过小其所产生的闪烁星光效果将特别刺眼,而粒径过大又难以模仿出星系式的闪烁星光效果,因此,该粒径的进一步优选使闪光颗粒所产生的闪烁星光效果更好,而且还有利于控制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闪光颗粒2的折光率大于透光体1的折光率不相同。
本亚克力灯饰透光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把亚克力原料和闪光颗粒2充分混合,成为混合注塑料;
步骤2,把混合注塑料放入注塑机内进行注塑,亚克力原料注塑成透光主体1,闪光颗粒2均布在透光主体1内。制作过程非常简单、成本低。亚克力原料也更加的环保。
由于闪光颗粒2的硬度及熔点均远远高于透光主体1本身,因此,在注塑过程中,闪光颗粒2不会被熔化掉,挤出螺杆的挤压力也不会挤烂闪光颗粒2,闪光颗粒2会均布在透光主体1上。
亚克力原料和闪光颗粒2的体积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配,不同的体积比例使闪光颗粒2在透光主体1内的密度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振安,未经杨振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0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