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自由度球形超声电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9452.2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4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蒋正;金家楣;章洪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0 | 分类号: | H02N2/10;H02N2/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球形 超声 电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二自由度球形超声电机,包括上振子(1)、下振子(3)和球形转子(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振子(1)和下振子(3)结构相同,均包含圆环结构、两根横梁和四片压电薄膜(4),其中,两根横梁的一端均与所述圆环结构的外侧壁固定相连、轴线均指向所述圆环结构的圆心,且两根横梁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80°,四片压电薄膜(4)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两根横梁的上下表面,沿厚度方向极化,并且两根横梁上下表面设置的压电薄膜(4)的极化方向相反;
所述球形转子(2)设置在下振子(3)圆环结构的内圆环上,上振子(1)圆环结构的内圆环设置在球形转子(2)上,上振子(1)和下振子(3)呈正交平行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自由度球形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振子(1)和下振子(3)中的压电薄膜(4)均通过镀层的方式设置在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自由度球形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振子(1)、下振子(3)中圆环结构和横梁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自由度球形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振子(1)、下振子(3)中圆环结构和横梁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自由度球形超声电机的控制方法,令下振子(3)中横梁所在的直线为X轴,上振子(1)横梁所在的直线为Y轴,其特征在于,控制球形转子(2)绕X轴转动的具体方法如下:
当需要驱动球形转子(2)绕X轴进行正向转动时:
步骤A.1),对上振子(1)两根横梁上下表面的压电薄膜(4)分别施加两相具有π相位差的电信号,并且使得两根横梁上表面的压电薄膜(4)上的电信号具有π相位差;
步骤A.2),对下振子(3)两根横梁上下表面的压电薄膜(4)均施加相同的电信号,并使得该电信号与上振子两根横梁上表面压电薄膜(4)上施加的电信号具有π/2相位差;
当需要驱动球形转子(2)绕X轴进行反向转动时:
步骤B.1),对上振子(1)两根横梁上下表面的压电薄膜(4)分别施加两相具有-π相位差的电信号,并且使得两根横梁上表面的压电薄膜(4)上的电信号具有-π相位差;
步骤B.2),对下振子(3)两根横梁上下表面的压电薄膜(4)均施加相同的电信号,并使得该电信号与上振子两根横梁上表面压电薄膜(4)上施加的电信号具有-π/2相位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自由度球形超声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球形转子(2)绕Y轴转动的具体方法如下:
当需要驱动球形转子(2)绕Y轴进行正向转动时:
步骤C.1),对下振子(3)两根横梁上下表面的压电薄膜(4)分别施加两相具有π相位差的电信号,并且使得两根横梁上表面的压电薄膜(4)上的电信号具有π相位差;
步骤C.2),对上振子(1)两根横梁上下表面的压电薄膜(4)均施加相同的电信号,并使得该电信号与下振子两根横梁上表面压电薄膜(4)上施加的电信号具有π/2相位差;
当需要驱动球形转子(2)绕Y轴进行反向转动时:
步骤D.1),对下振子(3)两根横梁上下表面的压电薄膜(4)分别施加两相具有-π相位差的电信号,并且使得两根横梁上表面的压电薄膜(4)上的电信号具有-π相位差;
步骤D.2),对上振子(1)两根横梁上下表面的压电薄膜(4)均施加相同的电信号,并使得该电信号与下振子两根横梁上表面压电薄膜(4)上施加的电信号具有-π/2相位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94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