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声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8011.0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6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马佑平;黄锦阳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弹片 声腔 导流部 固连 盆架 电声换能器 弹片本体 出声孔 换能器 振膜 换能器性能 嵌入式装配 外界相通 外壳组件 导通 伸入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声换能器,具有外壳(1)、固连在外壳(1)上的连接弹片(2)、固连在外壳(1)上的振膜(7)、及固连在外壳(1)上的盆架(3),振膜(7)、外壳(1)和盆架(3)共同围成换能器的后声腔,连接弹片(2)包括弹片本体(21)、及经由弹片本体(21)延伸出的导流部(22),导流部(22)伸入后声腔中、且与盆架(3)之间形成使得后声腔与外界相通的出声孔(S)。本发明换能器通过连接弹片形成了后声腔的至少部分出声孔,通过导流部的作用还可以实现气流的顺畅导通,有利于改善换能器性能;本发明中连接弹片嵌入式装配,可以有效降低外壳组件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中的电声换能器具体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例如扬声器、受话器等,其中,电声换能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为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磁路系统主要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上的盆架、固定连接在盆架的底部上的中心磁铁,盆架的侧壁部与中心磁铁之间形成供音圈置入的磁间隙;振动系统主要包括设置在磁间隙中的音圈和与音圈固定连接的振膜,其中,振膜通过其外周边沿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台阶面上,进而将电声换能器的内腔分隔为具有音圈的后声腔及与后声腔相对的前声腔。基于上述结构,电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是:音圈在接收到音频信号时将在磁路系统的作用下振动,进而带动振膜振动而策动周围空气发声,这要求前声腔应该设置与外界连通的出声孔,而出于平衡声压、散热等目的,后声腔也需要设置与外界连通的出声孔,目前,后声腔的出声孔通常是直接开设在外壳的侧壁上。
为了使电声换能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其除了上述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之外,还具有辅助系统,该辅助系统包括上述外壳、与振膜围成前声腔的前盖、及将音圈连接至外部驱动电路中的连接弹片等。在此,由于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结构基本相对固定,因此,在电声换能器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人员在不断通过改进辅助系统进而简化其制作工艺、降低其生产成本,到目前已经很难通过对单个部件进行结构改进而在该方面有较大的突破,这使得电声换能器在简化制作工艺方面遭遇了发展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声换能器,该电声换能器通过连接弹片形成后声腔的至少部分出声孔,进而简化了制作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声换能器,具有外壳、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连接弹片、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振膜、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盆架,其中,所述振膜、所述外壳和所述盆架共同围成所述电声换能器的后声腔;所述连接弹片包括弹片本体、及经由所述弹片本体延伸出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伸入所述后声腔中,且所述导流部与所述盆架之间形成使得所述后声腔与外界相通的出声孔。
优选的是,所述盆架包括底部、侧壁部和边角部,所述电声换能器的中心磁铁在所述后声腔中固定连接在所述底部上,所述侧壁部经由所述底部弯折延伸至所述后声腔中,且与所述中心磁铁形成磁间隙,所述边角部经由所述底部在相邻两个侧壁部之间的缺口处向外延伸;所述导流部具体与所述边角部之间形成使得所述后声腔与外界相通的出声孔。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每一所述边角部的支撑部,所述盆架通过所述边角部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
优选的是,所述导流部包括与所述边角部相对的底部导流壁、及经由所述底部导流壁朝向所述边角部弯折延伸的两个侧导流壁,且所述两个侧导流壁分设在对应出声孔的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弹片本体包括固定部、回折部和弹臂部,所述弹臂部经由所述回折部与所述固定部承接,所述固定部及所述回折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外壳的表面贴合。
优选的是,所述弹片本体还包括经由所述固定部的末端朝向所述弹臂部弯折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弹臂部的运动行程的限位长孔;所述弹臂部的末端形成限位钩,且所述限位钩穿入所述限位长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8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恒包络的OFDM信号单播和组播光网络结构
- 下一篇:电力变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