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声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8011.0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6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马佑平;黄锦阳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弹片 声腔 导流部 固连 盆架 电声换能器 弹片本体 出声孔 换能器 振膜 换能器性能 嵌入式装配 外界相通 外壳组件 导通 伸入 延伸 | ||
1.一种电声换能器,具有外壳(1)、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1)上的连接弹片(2)、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1)上的振膜(7)、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1)上的盆架(3),其中,所述振膜(7)、所述外壳(1)和所述盆架(3)共同围成所述电声换能器的后声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片(2)包括弹片本体(21)、及经由所述弹片本体(21)延伸出的导流部(22),所述导流部(22)伸入所述后声腔中,且所述导流部(22)与所述盆架(3)之间形成使得所述后声腔与外界相通的出声孔(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3)包括底部(31)、侧壁部(32)和边角部(33),所述电声换能器的中心磁铁(4)在所述后声腔中固定连接在所述底部(31)上,所述侧壁部(32)经由所述底部(31)弯折延伸至所述后声腔中、且与所述中心磁铁(4)形成磁间隙,所述边角部(33)经由所述底部(31)在相邻两个侧壁部(32)之间的缺口处向外延伸;所述导流部(22)具体与所述边角部(33)之间形成使得所述后声腔与外界相通的出声孔(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每一所述边角部(33)的支撑部(12),所述盆架(3)通过所述边角部(33)支撑在所述支撑部(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22)包括与所述边角部(33)相对的底部导流壁(221)、及经由所述底部导流壁(221)朝向所述边角部(33)弯折延伸的两个侧导流壁(222),且所述两个侧导流壁(222)分设在对应出声孔(S)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本体(21)包括固定部(211)、回折部(212)和弹臂部(213),所述弹臂部(213)经由所述回折部(212)与所述固定部(211)承接,所述固定部(211)及所述回折部(212)的一部分与所述外壳(1)的表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本体(21)还包括经由所述固定部(211)的末端朝向所述弹臂部(213)弯折延伸的限位部(214),所述限位部(214)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弹臂部(213)的运动行程的限位长孔(214a);所述弹臂部(213)的末端形成限位钩(213a),且所述限位钩(213a)穿入所述限位长孔(214a)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声换能器具有两个所述连接弹片(2),所述连接弹片(2)与所述外壳(1)分别成型后装配固定;每一所述连接弹片(2)的导流部(22)与所述盆架(3)之间形成的所述出声孔(S)、在所述盆架(3)的长度方向上正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片(2)还包括经由所述弹片本体(21)延伸出的弹性卡爪(23a、23b),所述外壳(1)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卡爪(23a、23b)适配的卡槽(11a、11b),所述弹性卡爪(23a、23b)与对应卡槽(11a、11b)卡接形成倒刺结构,所述倒刺结构被设置为限制对应弹性卡爪(23a、23b)从对应卡槽(11a、11b)中脱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片(2)被设置为通过一个所述弹性卡爪(23a、23b)形成所述导流部(2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弹性卡爪(23a、23b)嵌入对应卡槽(11a、11b)中的导向斜面(13a、13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80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恒包络的OFDM信号单播和组播光网络结构
- 下一篇:电力变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