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6046.0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8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春;刘赵荣;弓巧娟;张稳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城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王哲 |
地址: | 044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碳电极 对氨基苯甲酸 修饰 水杨醛 亚硝酸根 饱和甘汞参比电极 扫描 混合电解质溶液 制备方法和应用 玻碳电极表面 电极制备过程 循环伏安扫描 氯化钾 氢氧化钠 扫描电压 晾干 沉积膜 对电极 三电极 铂丝 取下 涂覆 洗涤 制备 灵敏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饰玻碳电极,是由玻碳电极和涂覆在所述玻碳电极表面的聚水杨醛缩对氨基苯甲酸沉积膜构成的聚水杨醛缩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的玻碳电极;其制备方法为:将玻碳电极、铂丝对电极和饱和甘汞参比电极组成的三电极置于氯化钾、氢氧化钠、水杨醛和对氨基苯甲酸的混合电解质溶液中以‑1.0~1.0V的扫描电压和0.03~0.08V/s的扫描速度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扫描结束后取下玻碳电极,经洗涤、晾干,得到聚水杨醛缩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的玻碳电极;所述修饰的玻碳电极可以在检测亚硝酸根中应用。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电极制备过程简单的特点,测定亚硝酸根样品时,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同时能够有效降低了污染环境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饰玻璃电极,具体涉及一种聚水杨醛缩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的玻碳电极的制备,以及该电极在催化及检测水体中亚硝酸根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亚硝酸盐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盐,也是水体中氮转化的一种中间产物,广泛存在于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的土壤、天然水和食品中。进入人体的NO2-,不仅会使正常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造成人体缺氧中毒,而且能够与胃液中不同的胺类反应产生致癌的亚硝胺类,引起消化系统器官的癌变。因此,对亚硝酸根进行检测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目前测定NO2-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荧光猝灭法、流动注射法、荧光光度法和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法以其准确、简便、成本低等优点,是水体中亚硝酸根的检测的一种常见方法,但由于NO2-在裸玻碳电极上的还原反应有较大的过电位而难以进行,因此需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
早期,人们通过滴涂法对玻碳电极进行修饰,进而提高其测定亚硝酸根的性能。近年来,也有不少科研工作者采用电沉积法修饰玻碳电极检测NO2-,如申请号为201110338020.6的“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检测亚硝酸根中的应用”、申请号为200910053867.2“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申请号为201510306906.0的“一种Cu/Ag/碳纳米管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申请号为201310207482.3的“还原石墨烯-钯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等。本发明采用电聚合的方法直接将Schiff碱修饰层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与传统的滴涂法相比,修饰层与玻碳电极之间的结合更稳定。与上述采用电沉积法制备的检测NO2-的修饰电极相比,本发明的修饰电极除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外,还具有宽的线性范围等优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水杨醛缩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的玻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电聚合将水杨醛缩对氨基苯甲酸聚合到玻碳电极上来修饰玻碳电极,并将其应用于亚硝酸根的测定,与其它亚硝酸根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修饰玻碳电极,所述修饰玻碳电极是由玻碳电极和涂覆在所述玻碳电极表面的聚水杨醛缩对氨基苯甲酸沉积膜构成的聚水杨醛缩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的玻碳电极;其中,所述水杨醛缩对氨基苯甲酸沉积膜是将玻碳电极置于氯化钾、氢氧化钠、水杨醛和对氨基苯甲酸的混合电解质溶液中作为工作电极,以-1.0~1.0V的扫描电压和0.03~0.08V/s的扫描速度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得到的。
优选地,所述循环伏安扫描的扫描次数为5~20圈。
优选地,所述循环伏安扫描的扫描速度为0.05 V/s。
较佳地,所述循环伏安扫描是在玻碳电极、铂丝对电极和饱和甘汞参比电极组成的三电极体系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城学院,未经运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6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