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治鼻衄的疏风清热制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4890.X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8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孝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00;A61K9/48;A61K9/16;A61K9/06;A61P7/04;A61P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治 清热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治鼻衄的疏风清热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衄也叫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内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主要是由气候干燥或鼻粘膜有炎症,引起的血管破裂。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衄一般可分为两类,由鼻局部原因所致的鼻衄和作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之症状性鼻衄。尤以症状性鼻衄更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前者的2倍。
鼻出血多为单侧,亦有双侧;局部因素引起的鼻衄大多为单侧性,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部富于毛细血管前动脉的部位。此处组织弹性较低、遭受刺激时(如挖鼻、干燥、粉尘等),粘膜血管容易破裂,导致出血。鼻粘膜溃疡、鼻息肉和鼻腔恶性肿瘤更是引起出血的原因。
中医认为鼻衄与肝、肺、口、脏关系最为密切。鼻衄的基本病因病理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因外感热病所引起的鼻衄,其病机多属肺热、胃热,、心经热盛;二是因饮食、情志失调,脏腑郁热所致,脏腑病位主要在肺、胃、肝、胆、心经等;三是因脏腑虚,以致阴虚火旺,血热妄行,或阳虚气弱,阴血失于固摄而鼻衄。在治疗上,中医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鼻衄发作时采用冷敷,压迫止血,鼻内填塞等外治法止血,再根据析鼻衄的病因,进行辨证施治。西医一般采用冷敷、压迫、填塞、血管阻断以及灼烧等方法。
申请公布号CN103479792A(申请号201310381000.6)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肝火上逆型鼻衄患者用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牡丹皮30-45g,吴茱萸20-30g,茜草20-30g,艾叶20-30g,龙胆草10-20g,牛膝10-20g,川芎10-20g,野菊花10-20g,车前子10-20g,黄连10-20g,柴胡10-20g,地骨皮10-20g,牡蛎10-20g,旱莲草10-20g。申请公布号CN104056092A(申请号201410270598.6)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莲房10-12、白茅根8-10、荷叶8-10、地榆炭2-4、竹茹4-6、吴茱萸5-6、紫参2-3、石榴花4-6、蒲黄2-4、竹叶心1-3、地瓜藤4-6、笔筒草3-4、淡竹叶2-4、棕榈皮5-6、扁柏叶4-6、紫苏叶2-4、栗子花1-3、土瓜根2-4、苦麻菜1-3和眼子菜1-3。申请公布号CN103893537A(申请号201410146529.4)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麦冬10-30g,元参10-45g,生地10-60g,牛膝10-40g,瓦松10-70g,乌贼骨10-45g,灯心草10-50g,凤尾草10-50g,连钱草10-50g,老鹤草10-60g,甘松10-35g,玫瑰花10-50g。
目前关于鼻衄的治疗,西药只能消除表面症状,不能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功效,复发率高;现有的治疗鼻衄的中药组方简单,显效慢,治疗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安全有效的主治鼻衄的疏风清热制剂及制备方法。该制剂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主治鼻衄的疏风清热制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穿心莲10-12;竹叶椒根6-9;瓜子金4-6;桑椹子5-7;狗蚁草3-5;半边莲1-4;桂花子2-5;山白菊8-12;龙船花4-7;红果楠2-4;刺竹叶5-7;楸木皮1-4;大浮萍3-7;太白花4-6。
优选的方案中,穿心莲10.5-11.5;竹叶椒根7-8;瓜子金4.5-5.5;桑椹子5.5-6.5;狗蚁草3.5-4.5;半边莲2-3;桂花子3-4;山白菊9-11;龙船花5-6;红果楠2.5-3.5;刺竹叶5.5-6.5;楸木皮2-3;大浮萍4-6;太白花4.5-5.5。
更加优选的,穿心莲11;竹叶椒根7.5;瓜子金5;桑椹子6;狗蚁草4;半边莲2.5;桂花子3.5;山白菊10;龙船花5.5;红果楠3;刺竹叶6;楸木皮2.5;大浮萍5;太白花5。
主治鼻衄的疏风清热制剂的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楸木皮、红果楠和刺竹叶混合,粉碎成细粉,过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2)穿心莲、桂花子、瓜子金、太白花和半边莲混合,加3.5-6.5倍量的浓度为55%的乙醇浸泡40-70分钟(优选加5倍量的浓度为55%的乙醇浸泡55分钟),然后加热提取26-40分钟(优选加热提取33分钟),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孝霞,未经商孝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菊花茶
- 下一篇: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