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型低温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3813.2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8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延晓峰;杜德亮;周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信拓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199 | 分类号: | B01J27/199;B01J35/04;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335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低温 烟气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特别是一种在烟气低温(120℃-300℃)情况下,NH3选择性催 化还原(SCR)脱除NOX的蜂窝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背景
氮氧化物(NOX)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不仅可以产生酸雨,还可以与碳氢化合物 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是目前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发高效NOX 排放控制技术对提高空气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NOX主要采取燃烧过程中及燃烧后处理的方法,目前工业上主要应用的是低氮燃 烧(LNB),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LNB技术是改变燃料的燃 烧方式,通常效率只有30-40%。SNCR技术的反应温度为850℃-1100℃,此种技术效率最高约 50%,同时会造成NH3的大量逃逸。而SCR技术用NH3为还原剂,效率通常可达80%以上,它的特 点是催化剂V2O5-TiO2在300℃-42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但对于电厂锅炉 之外的工业应用条件,由于烟气温度低,通常在300℃以下,普通的脱硝催化剂无法正常应 用。
目前,国内已有的蜂窝型低温脱硝催化剂技术无法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主要缺点 在于应用温度范围窄、产品强度低、脱除效率低、实际应用寿命短,不耐磨损。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采取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以 钒/钛催化剂研究为基础,提供一种具有较强的工业应用价值的蜂窝型低温烟气脱硝催化 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蜂窝型低温烟气脱硝催化剂,包含的组分及质量份为:氧化钒3.0-5.0、氧化钼 3.1-5.1、氧化钨0.1-1.0、氧化锰1.0-3.0、氧化磷0.01-0.1、氧化硼0.01-0.05、氧化铜0.1- 1.0和二氧化钛84.75-92.68。
前述的蜂窝型低温烟气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配置活性组分溶液:将氧化钒的前驱体偏钒酸铵、氧化钼的前驱体仲钼酸铵、氧化 钨的前驱体仲钨酸氨以及硝酸锰按比例偏钒酸铵3.87-6.45质量份、仲钼酸铵3.83-6.30质 量份、仲钨酸铵0.11-1.13质量份、硝酸锰2.89-8.67质量份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0.3- 0.8质量份的硝酸铜、0.02-0.1质量份的硼酸和0.03-0.3质量份的磷酸三铵,溶液加热到50 ℃-60℃,再用草酸或柠檬酸调整溶液pH值至2.0-3.0;
(2)采用浸渍法负载催化剂:取76.25-88.95质量份的纳米锐钛型二氧化钛,缓慢加入 活性组分溶液,在50℃-60℃溶液中搅拌浸渍2-3小时,利用超声波棒对催化剂进行分散,促 进均化;然后120℃-220℃干燥5-8小时,烘干至含水率为25-35%,成固态;
(3)采用挤出成型制备一致性蜂窝型催化剂:将催化剂固体与成型助剂加入混料机内, 用氨水调整pH值至7.7-8.7,混合2-3小时,封存陈腐20-30小时后,利用过滤机进行过滤;过 滤结束后利用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在控温控湿干燥室内干燥10-13天,干燥结束后利用网 带窑,在580-620℃对催化剂进行烧结,即可得到要求尺寸的蜂窝型催化剂。
所述成型助剂包括去离子水30-40质量份、聚氧化乙烯0.5-3质量份、羟丙基甲基 纤维素0.5-3质量份、纸浆纤维0.2-0.8质量份、玻璃纤维2-10质量份、乳酸0.5-3质量份、气 相二氧化硅0.1-1.1质量份。
本发明利用浸渍法负载多种活性物质及活性助剂,大大提高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 在载体表面的负载面积,有效提高了活性物质与氮氧化物的接触面积。同时添加多种活性 物质及助催化剂,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120℃以上)活性以及催化剂抗中毒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信拓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营信拓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3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