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电供电的室温远程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2882.1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齐成勇;吴向东;余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大科雅(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14;G01K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王瑞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南开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电 供电 室温 远程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及远程监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市电供电的室温远程监测 装置。
背景技术
集中供热作为北方冬季取暖的必备措施,在建筑能源消耗上占据较大比 例。尤其是在当前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供热采暖作为城市大气雾霾的主要 元凶之一,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降低建筑能耗是我国能 源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减排的同时,保证严寒、寒冷地区居民冬 季室内采暖效果,是关系到民生的问题,供热单位选择典型的热用户安装室 温远程监控装置,能够了解供热远端、近端不同居民热用户的供热室温情况, 才能掌握热网的运行效果,从而通过技术手段调节管网平衡。
目前市场上的室温远程监控装置,大都是采用电池供电且放置于热用户 室内某个位置,一方面其具有电池寿命短的限制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居民可 以对测温装置随意移动,往往造成测温装置的上传温度值偏差大、测温可参 考性不强、数据判定可用性差,不能用于供热系统调控的判断依据,导致热 力公司设置远程测温装置不能达到预期的节能调节效果。某些采用电池供 电、固定墙壁安装的远程测温装置,也常常发生居民热用户随意改动位置、 导致测温数据可参考性不强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急需采用市电供电,且采用固定位置安装、居民热用户不能 随意移动,能够准确测量和远程上传室温,可用于供热单位对热用户采暖状 况准确判定、能用于供热系统调控判断依据的室温监测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市电供电 的室温远程监测装置。该装置采用市电供电;安装时能够完全替换居民室内 原有的86盒插座,且与墙内市电固定安装,安装后热用户不能随意改动; 结构设计配有标准插座插孔,用于其他电器设备的市电取电。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市电供电的室温远程 监测装置,包括主板、CPU芯片、GPRS无线模块、温度传感器、SIM卡插 座、接插件、天线、显示屏、后盖、电源转换模块和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 前盖安装有插座模块;所述后盖的形状与市售86盒插座的形状相同,固定 安装于墙体内;所述后盖具有市电接口,市电接口分别与市电的地线、零线 和火线相连;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安装于后盖中,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 市电接口与市电相连,输出端与主板电连接,将市电转化为直流电,为整个 装置供电;所述接插件安装于后盖上,与主板电连接,接插件通过前盖上的 插座模块为外接器件提供市电插座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采用市电取电,解决目前的室温远程采集装置采用锂电池 供电,电池寿命短的限制问题;
(2)本装置外壳采用传统86盒安装模式,可完美替代用户家中现有86 盒插座,解决了安装不方便问题;安装时准确确定为热用户的测温位置,热 用户不能随意改动,同时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后盖的通风口处,更加确保测温 的可参考性、数据判定可用性,保证测量温度的准确性,解决了居民移动位 置导致的测温不准确的问题,适用于供热系统的调控依据。
(3)同时装置配有标准插座插孔,替代现有86盒插座后,完全可以满 足原有的市电使用功能,方便居民日常使用。
(4)每台该装置对应一个专有SIM卡编号,方便热力公司实时采集用 户室内温度,并定时将温度值上传到供热公司服务器,以便热力公司及时了 解现场信息,并根据此信息调整供热系统达到高效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市电供电的室温远程监测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内部装配主视 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市电供电的室温远程监测装置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 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市电供电的室温远程监测装置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后视 示意图;
(图中:1、主板;2、CPU芯片;3、GPRS无线模块;4、温度传感器; 5、SIM卡插座;6、接插件;7、天线;8、显示屏;9、插座模块;10、后 盖;11、市电接口;12、电源转换模块;13、前盖;101、通风口;14、显 示器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大科雅(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工大科雅(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