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子标记物CD71及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分期及预后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99982.3 申请日: 2016-02-23
公开(公告)号: CN107102141A 公开(公告)日: 2017-08-29
发明(设计)人: 史桂芝;范克龙;张德玺;桑建彬;阎锡蕴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吉尔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74 分类号: G01N33/574;G01N33/577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代理人: 穆彬
地址: 10010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分子 标记 cd71 子宫 内膜 诊断 分期 预后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分子标记物,抗人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又名CD71)抗体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癌症的7%,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上升趋势,并呈年轻化(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108)。

随着传统标记物研究的深入及新标记物的不断发现,免疫组化在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吴焕文,梁智勇,张卉,刘彤华.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诊断病理学,2013,Vol.20,No.3180-183)。子宫内膜癌诊断目前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包括激素受体ER,PR,CEA,P53,P16,PTEN等。目前这些肿瘤标记物在诊断方面存在灵敏性、广谱性及特异性方面的不足。如P53主要应用于II型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在I型中低分化内膜癌也存在部分高表达现象,部分病例呈完全阴性表达;P16主要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相对较低,主要用于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的鉴别诊断。PTEN缺失表达是I型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此外,由于是缺失表达,实际应用中PTEN染色结果的有效判读限制了它的普及应用。CEA在宫颈癌中高表达,主要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ER,PR的表达更多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激素治疗评估。迄今,尚未发现特异高效的分子标记物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本项目中的CD71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整体表达率高达约80%,认为能够作为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标记物。目前的分子标记物用于临床预后预测上,有研究认为:除PR外,ER,PTEN,P53 及Ki-67的表达情况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意义较小(子宫内膜癌分子标记物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Vol.43NO.5Oct.2011,743-748)。

转铁蛋白受体(TfR1,CD71)在增殖分裂活跃的细胞中高表达,尤其是在需要大量铁的恶性肿瘤细胞及一些快速分裂的细胞表面过度表达,这些受体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极低表达,研究表明,转铁蛋白受体(CD7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如肝癌,乳腺癌,脑恶性胶质瘤等,目前尚没有转铁蛋白受体(TfR1,CD71)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报道,更没有将CD71用于临床预后预测的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在研究转铁蛋白受体(TfR1,CD71)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基础上,发现CD71不仅可以用来诊断子宫内膜癌,尚能够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及预后进行分析。同时开发了针对CD71的抗体,所述抗体可以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且能够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及预后进行分析。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且能够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及预后进行分析的检测试剂盒。

具体而言,本发明包括以下方面: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CD71作为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标记的用途。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CD71在制备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和/或评估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试剂盒中的用途。

所述临床分期,是指根据肿瘤大小,位置,有无浸润及远处转移等情况,进行临床分期,期别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其中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是本领域中最常见的临床分期。具体的FIGO分期标准:0期:原位癌(浸润前的癌);1期:肿瘤局限于子宫体;2期;肿瘤浸润宫颈但没有超出子宫;3期:肿瘤局灶和/或区域扩散;4期:肿瘤累及膀胱黏膜和/或肠粘膜,肿瘤伴远处转移(不包括转移到阴道,盆腔浆膜或附件)。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子宫内膜癌为人子宫内膜癌。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试剂盒的用途通过制备特异识别CD71的抗体来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吉尔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吉尔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9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