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织辨识方法以及用于组织辨识的生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8260.6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2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麟;铭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麟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辨识 方法 以及 用于 生物 传感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织辨识方法以及用于组织辨识的生物传感器,包括准备步骤以及检测步骤。准备步骤包括准备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包括晶体管及反应电极,反应电极相对于晶体管的栅极端而与晶体管彼此间隔设置。检测步骤包括将待辨识的生物组织样本放置于反应电极上,并施加具有可调变脉波宽度与高度的脉波电压于反应电极,以使反应电极与晶体管的栅极端之间产生压差,并于脉波宽度内量测运算自晶体管产生的检测电流,以得到第一感测指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组织辨识的生物传感器。本发明能够更有效、简单且快速地辨识及区分组织,以使外科医疗手术更有效且安全地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辨识方法以及用于组织辨识的生物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组织辨识方法以及用于生物组织辨识的生物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专业发展中,外科医疗手术为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尤其是在肿瘤或癌症病患的治疗方面,藉由手术切除肿瘤为最基本且效果良好的治疗方式。
更详细而言,在外科医疗手术领域中,组织部位辨识对于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而言相当重要。过去外科医师在手术当下,通常难以精确区别肿瘤组织与健康组织。然而,若欲于手术过程中进行切片送交病理检验,至少需耗时30分钟左右,才能得知组织辨识结果。此外,在先前技术中,虽有内视镜等设备辅助,但外科医师可能仍须通过临床经验加以判断。如此一来,可能难以有效且安全地进行手术,导致肿瘤组织的切除准确度降低,使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增加,对病患的存活率造成不良影响,亦可能因未能完全切除肿瘤组织而需于原手术部位再次进行手术,使手术次数增加而造成病患的负担。
另一方面,外科医师在进行一般切除手术时,在未能精确辨识血管及其周边组织的情况下,可能不慎接触或误切血管,引发不必要的出血。若出血情形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增加外科医疗手术风险。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更有效且快速地辨识及区分组织的方法,以使外科医疗手术更有效且安全地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织辨识方法,能够更有效、简单且快速地辨识及区分组织,以使外科医疗手术更有效且安全地进行。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组织辨识的生物传感器,其可用于上述组织辨识方法中。
本发明的组织辨识方法,包括准备步骤以及检测步骤。准备步骤包括准备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包括晶体管及反应电极,反应电极相对于晶体管的栅极端而与晶体管彼此间隔设置。检测步骤包括将待辨识的生物组织样本放置于反应电极上,并施加具有可调变脉波宽度与高度的脉波电压于反应电极,以使反应电极与晶体管的栅极端之间产生压差,并于脉波宽度内量测运算自晶体管产生的检测电流,以得到第一感测指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于检测步骤之后进行的转换步骤,其中将检测电流相对于脉波宽度进行积分转换,以得到第二感测指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于检测步骤之后进行的转换步骤,将对应于脉波宽度的检测电流值除以检测电流的最大值,并对脉波宽度进行积分转换,以得到第三感测指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晶体管包括高速电子迁移率场效晶体管、硅基场效晶体管、纳米线场效晶体管、纳米碳管场效晶体管、石墨烯场效晶体管或二硫化钼场效晶体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反应电极间隔地设置于晶体管的栅极端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反应电极设置于晶体管的基板上,而与晶体管的栅极端位于同一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生物组织样本的来源包括肌肉、血管、血管周边组织、脂肪、内脏或肿瘤组织。
本发明的用于组织辨识的生物传感器,包括具有栅极端的晶体管以及反应电极。反应电极相对于晶体管的栅极端而与晶体管彼此间隔设置,待辨识的生物组织样本放置于反应电极上。其中施加电压于反应电极时,反应电极与晶体管的栅极端之间产生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麟,未经王玉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8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