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夹线强度的高压电力互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6717.X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5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小青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H01F38/26;H02G7/02;F16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强度 高压 电力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夹线强度的高压电力互感器。
背景技术
高压电力互感器是适用于1kv至220kv电力系统中将大电压转换成小电压或将大电 流转换成小电流以便于测量、保护、使用的互感器。
现有高压电力互感器多是电磁感应式互感器,工作原理与变压器相同,基本结构也 是铁芯和原、副绕组。高压电力互感器的主要作用如下:把高电压转换成低电压,大电 流转换成小电流,此后再供测量、控制、保护用。这样不但可以加大测量仪表从程,便 于仪表标准化,降低控制、保护设备的电压和电流,而且使仪表与设备或高压电路隔开, 保证仪表、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现有高压电力互感器的安装方式多是采用法兰安装固定或者采用粘结方式固定,其 安装位置一般需要预留,故使得高压电力互感器的应用推广受到较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定位、具有较好牢固程度的提升夹线强度的高压 电力互感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夹线强度的高压电力互感器,包括一个基 体、一个电压互感器、两个压环和两套压爪组件;基体包括基管部、设置在基管管腔中 的芯管部以及用于连接固定基管部和芯管部的连接板部;基管部两侧端的内壁上均设有 内螺纹区;两个内螺纹区分居连接板部的两侧;芯管部的管壁上设有两组导向孔,该两 组导向孔位于连接板部的两侧;各组导向孔包括多个导向滑孔;各导向滑孔沿芯管部径 向贯穿芯管部的管壁;各套压爪组件包括多个压爪;各套压爪组件和相应一组导向孔适 配;各压爪设有压板部和导向滑柱部;导向滑柱部从压板部上凸出形成,导向滑柱部的 顶端设有一个受力斜面;各压爪的压板部位于芯管部的管腔中,导向滑柱部穿过相应一 个导向滑孔伸出至芯管部的外侧,且位于基管部的管腔中;各套压爪组件中的压板部夹 合形成一个用于夹紧电力线缆的夹线孔;电压互感器包括环形感应本体;夹线孔位于环 形感应本体的孔腔中;两个压环分居连接板部的两侧,各压环和相应一套压爪组件适配; 各压环包括设置在其内周壁上的锥形压接面和设置在压环外周壁上的外螺纹区;各压环 的锥形压接面压接在各套压爪组件中压爪的受力斜面上,各压环的外螺纹区和基管部的 内螺纹区适配;各压板部的内壁设有弧形槽;各弧形槽中设有多个穿刺;各压爪是通过 浇铸成形制成的一体件,各穿刺在浇铸成形时制成;芯管的内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该 环形凹槽的开口位于芯管部轴向中端的内周壁上,该凹槽沿芯管部的径向延伸至连接板 部中;电压互感器的环形感应本体及智能控制模块固定在环形凹槽中;各压环沿着预设 方向旋转时,通过锥形压接面推压相应一套压爪组件中压爪的受力斜面,使得各套压爪 组件中的的压板部向着芯管部的中心移动,从而夹紧位于夹线孔中的电力线缆。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高压电力互感器由于自带压爪式锁紧机构, 不需要预留安装位,易于安装;(2)压环和基管部以螺纹方式连接,并通过锥形压接面 压接各压爪使其夹紧电力线缆,其操作较为省力,且具有较好的防松动效果;(3)通过 把线缆夹紧设置在芯管中心处,使得整体的重心分布较为合理,当用于高空架空电力线 路上时,有利于减轻振动。(4)本发明采用两套压爪组件夹紧在同一线缆上,具有双保 险的效果,即使其中一套在使用中出现问题,还有另一套保证其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高压电力互感器的一种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高压电力互感器中基体的一种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高压电力互感器的一种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高压电力互感器移除压环和电压互感器后的一种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提升夹线强度的高压电力互感器,见图1至图5所示,包括一个基 体1、一个电压互感器8、两个压环2和两套压爪组件3。
基体1包括基管部11、设置在基管管腔中的芯管部12以及用于连接固定基管部和 芯管部的连接板部13;基管部11轴向两侧端的内壁上均设有内螺纹区111;基管部和 芯管部同心设置,连接板部是位于基管部和芯管部之间的环形板,本实施例中,连接板 部位于基管部和芯管部的轴向中端处,两个内螺纹区分居连接板部的两侧;具体实践中, 连接板部的结构形状只需要满足将基管部和芯管部固定连接起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小青,未经胡小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自动冷却系统
- 下一篇:五节芒茎杆集成材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