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充电管理的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6672.6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5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电源 调压电路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 充电电池 充电电路 充电接口 充电电压 充电管理 外部电源 输入端 工作电流控制 输出端相连 充电功率 工作电流 使用寿命 外部电流 移动终端 输出端 充电 检测 损害 | ||
1.具有充电管理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接口、充电电路、充电电池和CPU;
所述充电接口用于接入外部电源;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和调压电路;所述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接口相连,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电压和工作电流;
所述CPU与所述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及调压电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压和工作电流控制所述调压电路在所述移动电源的最高功率下工作,其中,所述最高功率为充电设备最大的输出功率或所述移动电源可接受的最高功率;
所述调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调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相连,用于在所述移动电源的最高功率下向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所述充电接口包括防反接电路,所述防反接电路包括充电接口J1、二极管D4、二极管D14、二极管D18、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D15、电阻R3、电阻R12、电阻R29、电阻R31、电阻R84、电容C43、电容C44、MOS管Q10、三极管Q20、三极管Q26、三极管Q27;其中所述充电接口J1的引脚1与CHARGE、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D15的一端、MOS管Q10的源极、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43的一端、二极管D14的正极相连;所述充电接口J1的引脚2与CHARGE-C-、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D15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充电接口J1的引脚3与C-TEST相连;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和所述MOS管Q10的栅极、电容C43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所述MOS管Q10的漏极接入外部电源;所述二极管D14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C4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4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18的正极、三极管Q27的发射极、三极管Q20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8的负极和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7的集电极和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7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20的基极、电阻R29的一端、三极管Q26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和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6的基极和所述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8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84的另一端接入PWM-C;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三极管Q26的发射极、三极管Q20的集电极均接地;
其中,所述MOS管Q10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连接有寄生二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变换器;所述充电接口通过所述直流变换器与所述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相连,以适配具备不同工作参数的充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6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
- 下一篇:太阳能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