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式折叠自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5394.2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0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建国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折叠 自行车 | ||
一种分离式折叠自行车,包括前、后架及轮,前后架的杠杆分别与卡扣件的内、外扣盘一侧固定连接,内扣盘内置于外扣盘的凹槽内且其杠杆卡放在外扣盘竖壁开口处并卡固,前、后架及轮呈直线连接状;内扣盘与外扣盘分离从中轴外管滑至与中轴端头转动连接并伸直的拐杆上,旋转前架及轮与后架及轮并排放置呈折叠连接状,折叠自行车通过内、外扣盘的卡合或分离,实现了自行车的折叠或打开状态变换,折叠后的自行车脚蹬拐杆可伸直成为滑动杆,通过调节拐杆上内扣盘与外扣盘的距间,使前、后车架部件更紧密的放置,空间利用率高,座杆及车杠杆折叠方便,方便了人们骑行和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折叠自行车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方便灵活的交通工具 所以喜爱者较多 折叠自行车携带、使用、存储等更加方便 是自行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的折叠自行车通过车架折叠,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 折叠后仅可减少45%左右的长度 却增加了一倍的宽度 而折叠的多是固定的折叠盒方式,两部件之间不能调解距离,不能充分利用部件重叠的空间,仍然占有较大的空间,为携带、存储和使用等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后车架可分离折叠的自行车,可使折叠空间利用最优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离式折叠自行车,包括前、后架及轮,前、后架的杠杆分别与卡扣件的内、外扣盘一侧固定连接,内扣盘内置于外扣盘的凹槽内且其杠杆卡放在外扣盘竖壁开口处并卡固,前、后架及轮呈直线连接状;内扣盘与外扣盘分离从中轴外管滑至与中轴端头转动连接并伸直的拐杆上,旋转前架及轮与后架及轮并排放置呈折叠连接状。
所述卡扣件为呈圆形或方形的柱状体,外扣盘的板面周边与竖壁固定连接,中间与中轴外管垂直固定连接,两者之间为环状的盲孔凹槽,其竖壁外侧一端固定连接后架杠杆,相对应的另一端竖壁设有开口;
所述内扣盘是与外扣盘的盲孔凹槽形状尺寸相对应的空管柱状体,其外侧设有与外扣盘竖壁内侧凹槽条口形状尺寸相对应的凸肋块,外壁一端固定连接前架杠杆,所述内扣盘与外扣盘盲孔凹槽形状尺寸相对应,内置时内扣盘杠杆卡放在外扣盘竖壁开口内。
所述与拐杆转动连接的中轴端部设有同步转动且不大于中轴外管的同轴转板,拐杆折起后其端部的拐端丝孔与同轴转板上的丝孔对齐并旋紧螺钉。
所述内置于外扣盘凹槽内的内扣盘外侧设有卡固隔板,中轴外管一端部设有卡栓,卡因隔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内扣盘至卡栓的距离,旋转卡固隔板可将内扣盘卡固。
所述内扣盘及卡固隔板中间设有与中轴外管及卡栓形状尺寸相对应的中轴通道及卡栓通孔,内扣盘及卡固隔板可从中轴外管及卡栓上穿过。
所述中轴的轴杆通过滚珠转动安装在中轴外管内,轴杆一端轴头安装带齿盘及链条的拐杆,另一端轴头夹板与拐杆的拐端舌板转动连接,拐杆可折起或伸直,内扣盘与外扣盘分离后可滑至伸直的拐杆上,并旋转前架及轮与后架及轮并排放置。
所述座杆底端可插接或转动连接在外扣盘竖壁的立座上,拉杆可与前、后架的环扣活动连接。
所述前架及轮的车把可折叠,车杠杆通过两个折叠盒分别与前管、内扣盘外侧连接,后架设有驱动机构。
所述车架采用轻质有硬度的金属材料制作。
在上述结构中,前、后车架通过内、外扣盘的卡合或分离,实现了自行车的折叠或打开状态变换,折叠后的自行车脚蹬拐杆可伸直成为滑动杆,通过调节拐杆上内扣盘与外扣盘的距间,使前、后车架部件更紧密的放置,空间利用率高,座杆及车杠杆折叠方便,方便了人们骑行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架及轮侧视图 。
图2为本发明前架及轮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建国,未经崔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5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力手脚同时驱动系统
- 下一篇:自行车辐条灯中压板与本体二的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