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前挡电车前乘客门转运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4400.2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0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球;詹桉;徐梦龙;杨刚;常圣;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鲍文娟,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前挡电 车前 乘客 转运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前挡电车前乘客门转运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单前挡电车前乘客门在完检车间评审时经常发现乘客门出现侧围弧度变化的问题,而焊接车间交车时乘客门弧度与骨架吻合,在技术人员跟踪研究后发现侧围弧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焊装交车后进入电泳工位的乘客门使用铁丝捆绑在地板骨架上,涂装作业人员在车内对乘客门进行涂装作业,而做图案时又需要使用夹具固定住乘客门,在作业转运乘客门等过程中经常出现磕碰踩踏乘客门问题,使乘客门出现侧围弧度的变化,侧围弧度的变化,直接导致后续总装乘客门安装时返工,影响产品生产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前挡电车前乘客门转运工装,该工装可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乘客门弧度的变化,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呈铅垂方向平行布置的活动转臂与固定转臂,所述的活动转臂与固定转臂通过转臂总成形成刚性连接,所述的活动转臂固定在门体上,所述的固定转臂固定在车身骨架上,活动转臂与固定转臂的中心孔距与前乘客门转臂总成的角度一致,所述的活动转臂为矩形管,活动转臂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矩形管内腔相配合的门支架销轴套,所述的门支架销轴套内设有与门支架销轴套相配合的门支架销轴,所述的门支架销轴套上还设有限制门支架销轴转动的六角螺栓,所述的活动转臂分别通过上下方向对称设置的上支架与下支架与门体相固定,所述的上支架为L型的折弯板,上支架位于水平方向的板面与门支架销轴通过弹簧垫圈、平垫圈和螺母相连,上支架位于垂直方向的板面与门体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门支架销轴套包括与活动转臂内腔相配合的第一方台以及与第一方台相连且与活动转臂端部相定位的第二方台,所述的门支架销轴套内部设有与门支架销轴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二方台侧部设有与六角螺栓相配合的螺栓孔,所述的螺栓孔垂直于第一通孔设置且与第一通孔连通。
所述的固定转臂为矩形管,固定转臂的下端设有与矩形管内腔相配合的转轴底圈,固定转臂的上端设有转轴顶圈,所述的转轴底圈与转轴顶圈与固定转臂焊接相连。
所述的固定转臂分别通过上下方向设置的螺纹顶针及底座板与车身骨架相连,所述的螺纹顶针设置在转轴顶圈内,所述的底座板为L型的折弯板,底座板位于水平方向的板面与转轴底圈通过开口销、平垫圈相固定,底座板位于垂直方向的板面与车身骨架相固定。
所述的转臂总成包括呈上下方向水平布置的上连接臂与下连接臂,上连接臂与下连接臂之间设有垂直连接两者的立柱,所述上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活动转臂及固定转臂相连。
所述的门支架销轴包括与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一轴段、与第一轴段相连且与门支架销轴套端部相定位的第二轴段以及与第二轴段相连且与上支架相固定的第三轴段,其中第一轴段的中部直径小、两端直径大,所述的六角螺栓与第一轴段的中部相配合。
所述的转轴顶圈包括与固定转臂内腔相配合的第三方台以及与第三方台相连且与固定转臂端部相定位的第四方台,所述的转轴顶圈内部设有与螺纹顶针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的转轴底圈包括与固定转臂内腔相配合的第五方台、与第五方台相连且与固定转臂端部相定位的第六方台以及与第六方台相连且与底座板相固定的第七方台,所述的转轴底圈内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七方台上设有贯穿第七方台且与第三通孔相垂直的开口销孔,所述的开口销孔与开口销相配合。
所述的上连接臂由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拼焊而成,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形成夹角。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活动转臂及固定转臂分别与门体及车身骨架相连,通过活动转臂上的门支架销轴结构可以调整活动转臂与固定转臂中心孔距的距离,距离调整完成后,通过六角螺母对门支架销轴实现锁紧固定,再将各螺栓紧固以将调整好间隙的门体锁死。整个工装结构简单,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乘客门弧度的变经,减少了返工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图6是图2的C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门支架销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门支架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转轴顶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转轴底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4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