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交车用垃圾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3900.4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淑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贝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8 | 分类号: | B60N3/08;B65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车 垃圾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交车用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大多数公交车上的垃圾桶均为敞开式,这种结构的垃圾桶容易使垃圾桶内垃 圾的气味散发到车厢内,部分带有盖体的垃圾桶,其打开方式通常为脚踏式,这 种结构的垃圾桶乘客要打开盖体需要将脚放到特定地点进行按压,操作起来十分 不便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公交车用垃圾收集装置,该 装置不仅能避免垃圾桶内的垃圾气味散发到车厢内,而且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公交车用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桶本 体、盖体和导杆,所述盖体的右端与垃圾桶本体的右侧上端铰接,所述垃圾桶本 体固定设置在公交车下客门处的竖向扶杆附近,所述竖向扶杆由上到下依次套装 有套筒和压簧,所述套筒下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抵住压簧上端的环形的弹簧挡环; 所述导杆的左端与盖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右端与盖体呈钝角的向远离 盖体的方向延伸且与套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套筒上部朝向垃圾桶本体的方向垂 直地固定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对应导杆的位置设有U形槽口,所述导杆位于U 形槽口中且与其滑动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套筒的外部设有与导杆滑动配合的压块,当需要打 开盖体时,只需要用手握住套筒并使其向下运动,位于U形槽口中的导杆即会被 压块向下压,进而盖体会绕着其与垃圾桶本体的铰接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 使垃圾桶本体的上部开口打开,以便于投放垃圾,当投放完毕后,松开握住套筒 的手即可,套筒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进而压块不对导杆施加压力,在 重力作用下,盖体复位,重新盖在垃圾筒本体上端开口处。该装置操作方便、快 捷,能有效地避免垃圾桶内的垃圾气味散发到车厢内。
进一步,所述竖向扶杆上固定设有用于对套筒进行上部限位的限位挡环,限 位挡环可以保证压簧作用于套筒以将其顶开到最大位置时,压块不与导杆相分离, 保证导杆始终位于U形槽口内。
进一步,为了使导杆与U形槽口具有较好的滑动效果,所述U形槽口为在压 块中部的左高右低的斜切口形成的。
进一步,为了防止U形槽口从导杆右端滑出,所述导杆的右端设有水平部。
进一步,为了提高弹簧挡板固定压簧端部的效果,所述弹簧挡板的下端面设 有用于容纳压簧端部的环形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压块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弹簧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桶本体,2、盖体,3、竖向扶杆,4、导杆,5、弹簧挡环,6、 压块,7、限位挡环,8、环形槽,9、套筒,10、压簧,11、U形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公交车用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桶本体1、盖体 2和导杆4,所述盖体2的右端与垃圾桶本体1的右侧上端铰接,所述垃圾桶本 体1固定设置在公交车下客门处的竖向扶杆3附近,所述竖向扶杆3由上到下依 次套装有套筒9和压簧10,所述套筒9下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抵住压簧10上端的 环形的弹簧挡环5;所述导杆4的左端与盖体2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杆4的 右端与盖体2呈钝角的向远离盖体2的方向延伸且与套筒9之间留有间隙;所述 套筒9上部朝向垃圾桶本体1的方向垂直地固定设置有压块6,所述压块6对应 导杆4的位置设有U形槽口11,所述导杆4位于U形槽口11中且与其滑动配合。 通过在套筒9的外部设有与导杆4滑动配合的压块6,当需要打开盖体2时,只 需要用手握住套筒9并使其向下运动,位于U形槽口11中的导杆4即会被压块 6向下压,进而盖体2会绕着其与垃圾桶本体1的铰接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 而使垃圾桶本体1的上部开口打开,以便于投放垃圾,当投放完毕后,松开握住 套筒9的手即可,套筒在压簧10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进而压块6不对导杆 4施加压力,在重力作用下,盖体2复位,重新盖在垃圾筒本体1上端开口处。 该装置操作方便、快捷,能有效地避免垃圾桶内的垃圾气味散发到车厢内。
所述竖向扶杆3上固定设有用于对套筒9进行上部限位的限位挡环7。限位 挡环7可以保证压簧10作用于套筒9以将其顶开到最大位置时,压块6不与导 杆4相分离,保证导杆4始终位于U形槽口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贝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贝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3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性污染应急消洗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乘客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