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型凹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2973.1 | 申请日: | 2016-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鑫 |
主分类号: | C22C27/06 | 分类号: | C22C27/06;C22C32/00;C22C1/05;B22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成型凹模,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模具在现有机械加工领域中应用广泛,且因模具相对于其他加工设备,如车床等, 加工模式更加简便易行,且利于批量生产,因而在器件加工过程中经常使用。但是模具在 使用过程中,一般都是在成型步骤中使用,所以对于内部需要加工例如通孔等结构的加工 件而言,尤其是对于需要较为光滑且内部需要冲孔的产品,模具的使用范围则较窄,且加工 件一般成型都为实心,在制作通孔等结构时,使用一般加工设备进行加工,极易形成定位不 准确等情况。表面的加工通常采用人工磨、铣等方式进行,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可能会造 成工件表面具有毛刺等,使得造成器件的磨损,大大降低机械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一种成型凹模,其特征在于,成型凹模由硬质相增强铬合金制造,硬质相增强铬 合金原料粉末包括硬质相和铬合金:硬质相(重量)由氧化锆30-40份,二硼化钛20-30份,硼 化镧20-30份,氧化镍10-20份,碳化钽5份组成;铬合金(重量)由Si4-5%,Al6-7%,Fe9- 10%,Mo0.7-0.8%,Bi0.5-0.6%,Ba0.04-0.05%,Ag0.02-0.03%,Mg0.01-0.02%,余量 为Cr组成;硬质相和铬合金的重量比为0.5,
成型凹模经硬质相增强铬合金原料粉末混合,压制烧结,加热锻造,退火,机加工,淬 火,回火工序制备而成:
其中粉末混合工序中:称取氧化锆,二硼化钛,硼化镧,氧化镍,碳化钽粉末按照上述比 例混合,按照球料比20:1进行球磨合金化,磨球为淬火钢球,球磨时间70h,施加99.9%以上 的高纯氩气,获得硬质相粉末;称取上述比例铬合金粉末,按照球料比16:1进行球磨合金 化,球磨时间65h,添加无水乙醇为过程控制剂,获得铬合金微粉;将硬质相粉末和铬合金微 粉混合,再次球磨42小时,获得硬质相增强铬合金混合粉末;
其中压制烧结工序中:将上述获得的硬质相增强铬合金混合粉末干燥,筛分,压制成所 需的产品的尺寸形状;然后进行真空烧结,升温速率25℃/min升温至1610℃时进行保温6小 时,后升温至1630℃,升温速率15℃/小时,保温2小时,后降温至1600℃,降温速率20℃/小 时,保温8小时,随炉冷却,
其中加热锻造工序中:始锻温度在1290℃,终锻温度在1120℃;
其中退火工序中:退火温度1000-1010℃,保持2-3h,然后随炉冷却至170℃后取出空 气中自然冷却;
其中机加工工序中:按照成型凹模尺寸机加工;
其中淬火,回火工序中: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1210℃,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为500℃。 最终获得成型凹模。
所述的一种成型凹模,铬合金(重量)由Si4%,Al6%,Fe9%,Mo0.7%,Bi 0.5%,Ba0.04%,Ag0.02%,Mg0.01%,余量为Cr组成。
所述的一种成型凹模,铬合金(重量)由Si5%,Al7%,Fe10%,Mo0.8%,Bi 0.6%,Ba0.05%,Ag0.03%,Mg0.02%,余量为Cr组成。
所述的一种成型凹模,铬合金(重量)由Si4.5%,Al6.5%,Fe9.5%,Mo0.75%, Bi0.55%,Ba0.045%,Ag0.025%,Mg0.015%,余量为Cr组成。
所述的一种成型凹模,硬质相(重量)由氧化锆30份,二硼化钛20份,硼化镧20份, 氧化镍10份,碳化钽5份组成。
所述的一种成型凹模,硬质相(重量)由氧化锆40份,二硼化钛30份,硼化镧30份, 氧化镍20份,碳化钽5份组成。
所述的一种成型凹模,硬质相(重量)由氧化锆35份,二硼化钛25份,硼化镧25份, 氧化镍15份,碳化钽5份组成。
所述的一种成型凹模,其中退火工序中:退火温度1000-1010℃,保持2-3h,然后随 炉冷却至170℃后取出空气中自然冷却。
所述的一种成型凹模,其中退火工序中:退火温度1000-1010℃,保持2-3h,然后随 炉冷却至170℃后取出空气中自然冷却。
所述的一种成型凹模,其中退火工序中:退火温度1000-1010℃,保持2-3h,然后随 炉冷却至170℃后取出空气中自然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鑫,未经杨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29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镍铁矿的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低温环境的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