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生种植用底肥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0666.X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2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姜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薇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6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种植 底肥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生种植用底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底肥即基肥,是施肥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对作物生长发育尤其是苗期和作物生长前期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花生底肥主要是氮磷钾复合肥,其不仅会因长期使用而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变酸,而且其作用缓慢、肥效低、养分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生种植用底肥的制备方法,该底肥肥效高、养分全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将原料豆粕、黄豆根瘤、花生秸秆、食用菌菌糠、甘蔗叶以及花生粕分别烘干粉碎;
B.将原料稻草灰和粒径为50目~100目的鹅卵石以及步骤A制得的豆粕粉、黄豆根瘤粉、花生秸秆粉、食用菌菌糠粉、甘蔗叶粉以及花生粕粉混合均匀,并洒水至含水量为80%,然后控制温度在28℃~32℃,发酵5天~7天,制得。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是:豆粕20重量份、黄豆根瘤15重量份、花生秸秆33重量份、食用菌菌糠20重量份、稻草灰27重量份、甘蔗叶15重量份、花生粕17重量份以及鹅卵石15重量份。
更进一步的,豆粕30重量份、黄豆根瘤12重量份、花生秸秆40重量份、食用菌菌糠16重量份、稻草灰20重量份、甘蔗叶20重量份、花生粕15重量份以及鹅卵石12重量份。
更进一步的,豆粕25重量份、黄豆根瘤10重量份、花生秸秆30重量份、食用菌菌糠15重量份、稻草灰30重量份、甘蔗叶17重量份、花生粕20重量份以及鹅卵石10重量份。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豆粕、黄豆根瘤、花生秸秆、食用菌菌糠、稻草灰、甘蔗叶、花生粕以及鹅卵石为原料,经过发酵制得;其原料来源广泛,价钱便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作用快、肥效高,提高花生产量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花生种植用底肥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将原料豆粕20kg、黄豆根瘤15kg、花生秸秆33kg、食用菌菌糠20kg、甘蔗叶15kg以及花生粕17kg分别烘干粉碎;
B.将原料稻草灰27kg和粒径为50目的鹅卵石15kg以及步骤A制得的豆粕粉、黄豆根瘤粉、花生秸秆粉、食用菌菌糠粉、甘蔗叶粉以及花生粕粉混合均匀,并洒水至含水量为80%,然后控制温度在28℃~32℃,发酵5天,制得。
与使用传统的底肥的花生农田相比,使用本发明的花生农田每亩增产15%。
实施例2
本花生种植用底肥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将上述原料豆粕30kg、黄豆根瘤12kg、花生秸秆40kg、食用菌菌糠16kg、甘蔗叶20kg以及花生粕15kg分别烘干粉碎;
B.将原料稻草灰20kg和粒径为100目的鹅卵石12kg以及步骤A制得的豆粕粉、黄豆根瘤粉、花生秸秆粉、食用菌菌糠粉、甘蔗叶粉以及花生粕粉混合均匀,并洒水至含水量为80%,然后控制温度在28℃~32℃,发酵6天,制得。
与使用传统的底肥的花生农田相比,使用本发明的花生农田每亩增产15%。
实施例3
本花生种植用底肥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将原料豆粕25kg、黄豆根瘤10kg、花生秸秆30kg、食用菌菌糠15kg、甘蔗叶17kg以及花生粕20kg分别烘干粉碎;
B.将原料稻草灰30kg和粒径为50目的鹅卵石10kg以及步骤A制得的豆粕粉、黄豆根瘤粉、花生秸秆粉、食用菌菌糠粉、甘蔗叶粉以及花生粕粉混合均匀,并洒水至含水量为80%,然后控制温度在28℃~32℃,发酵5天,制得。
与使用传统的底肥的花生农田相比,使用本发明的花生农田每亩增产1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薇,未经姜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0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观音竹水培营养液
- 下一篇:一种瓷与玻璃绝缘子抗低温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