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离型高能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9003.6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蔡锦云;谢容泉;李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豪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K13/02;C08K3/04;C08K3/28;C08K7/24;C08K3/08;C08K5/57;C08K5/5415;C08J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离型 高能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离型高能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碳纤、玻纤等复合材料为原料的制品,其优越的物理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 包括体育休闲器材、航空航天及工业应用。目前碳纤维材料已从钓鱼竿和高尔夫球棒推广 到网球拍、羽毛球拍、自行车、冰雪运动器材、水上运动器材等方面;在航空航天方面主 要用于轻质高强要求的军用飞机、商用飞机、无人机等;工业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配件、 风机、压力容器等。
现有成型工艺采用尼龙风管充气风压成型,由于碳纤复合材料成型需要高温高压,会 造成一定比例的尼龙风管出现泄漏爆破,从而产生本行业难以克服的2-5%的产品不良率。 当碳纤制品需要局部外观修补时,传统尼龙风管充气成型无法满足局部使用需求,现有工 艺采用硅胶片外套模具的方法,由于产生的压力较小,无法达到良好的修补效果。
发明人蔡锦云等人,从2012年开始,公开了与高能胶相关的专利及专利申请 201220387938.X、201310098800.7、201320386747.6、201220111085.7。其中 CN201220387938.X公开的是碳纤高能胶结构,包括一轻质结构层,覆盖在所述的轻质结构 层上的可增压发泡的若干高能胶涂覆层,及覆盖在所述的高能胶涂覆层外的保护层; CN201320386747.6公开的是碳纤高能胶结构,包括一塑料薄膜载体,涂覆在所述的塑料薄 膜载体上的可增压发泡的高能胶涂覆层,及位于高能胶涂覆层上的植绒层; CN201220111085.7公开的是球拍月眉结构,包括碳纱外层,所述的碳纱外层内中间设有一 PU支撑体,所述的PU支撑体与碳纱外层间填充有经过发泡膨胀后的发泡胶。保护的都是 高能胶的结构。中国专利ZL201310098800.7公开的是一种高能胶配方,配方为(千克重量) 热塑性橡胶15-25;乙酸乙酯10-25;发泡剂6-20;丁酮30-60;塑化剂0.5-3;防老剂0.5-2.5; 硬脂酸0.5-2;交联剂2-3.5和聚酯纤维3-10;由于原料中有溶剂,所以需要干燥烘干脱除, 最终只能得到片材,难以实现任意形状。
鉴于本行业需要,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自膨胀以及局部使用的,可以与纤维复材很好 离型的高能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复热膨胀可离型的高能胶,在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的制品生产中替代尼龙风管的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次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离型高能胶制品,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 成分制备得到,
进一步,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得到,
进一步,所述发泡剂为有机发泡剂或无机发泡剂。
进一步,所述硅胶固化剂为含有机锡的正硅酸乙酯。
进一步,所述导热添加剂是无机物或金属粉。
进一步,所述无机物是石墨烯、石墨粉、碳纳米管、氮化铝、氧化硅或氧化钛;
任选的,所述金属粉是铜粉、银粉或铁粉。
进一步,所述导热添加剂是颗粒状或纤维状。
进一步,所述抗氧剂为芳香胺类、受阻酚类、硫代二丙酸双酯以及亚磷酸酯。
进一步,制备方法为,
将液体硅胶、发泡剂、硅胶固化剂、导热添加剂以及抗氧剂按照设定比例混合均匀;
将上述混合物涂布成片材或者倒入预制任意形状的模具,所述片材厚度范围0.01-5mm;
将上述成型后的制品,置于25-90℃固化10min-24h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可离型高能胶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将液体硅胶、发泡剂、硅胶固化剂、导热添加剂以及抗氧剂按照设定比例混合均匀;
将上述混合物涂布成片材或者倒入预制任意形状的模具,所述片材厚度范围0.01-5mm;
将上述成型后的制品,置于25-90℃固化10min-24h即可。此步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固 化完全。
所述液体硅胶的作用:其一,是发泡剂的束缚支撑载体;其二,在纤维复材制备过程 中,可以与纤维复材界面产生离型作用,达到制程结束后容易剥离的效果。
所述发泡剂为有机发泡剂或无机发泡剂,作用是随着使用环境温度升高发泡膨胀产生 内压,环境温度继续升高则气泡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豪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豪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9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