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7824.6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5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弦田辽平;下川真之介;塚田太郎;深川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等车辆的车身构造,更详细而言,涉及为了减轻行驶中的车辆的车身的提升(上升作用或者上升力)而设有用于在车身底板下形成空气流的空气流路的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汽车等车辆的车身一般而言被设计为增加车辆直行行驶中的车身底板下的空气流量来减轻车身的上升作用。然而,在仅考虑直行行驶中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底板下的空气流而设计的车身的情况下,车身承受横向风而偏摇角(横向风与前后方向风的合成风的相对于车身的朝向)增大时,底板下的空气流量会减少,提升CL(在车身上产生的无维度的力)会增大。特别是,在低阻力车辆中,设计为直行时底板下的空气难以在横向穿过时,底板下空气流量的减小变得显著,提升的增大程度也会增大。而且,车身的提升CL(即上升力)增大时,由于轮胎的侧偏刚度(cornering power)降低,因此转向性能下降,另外,在控制转向、制动力及驱动力等,而欲利用轮胎的侧偏刚度来控制车身的运动的情况下,其性能(作用效果)也会降低。
因此,以往提出了即使在车身承受横向风时,为了将提升减轻而用于在车身底板下以充分的程度使空气流流通的构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构成:在车身构造中,为了在车辆承受横向风时抑制底板下空气流量的减小所导致的提升的增大,在位于车身下方的侧部的前后轮之间的门槛面板上装载侧气坝,该侧气坝形成有从车身侧面向车身后方倾斜并向车身底板下延伸的多个横向风流通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4-98689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将具有横向风流通孔的侧气坝装载在车身的门槛面板上的构成中,在车身的两侧分别配置从车身侧面向车身后方倾斜并向车身底板下延伸的横向风流通孔。在该情况下,由于横向风流通孔的延伸方向在风上游侧与横向风和行驶风的合成风的朝向大致一致,因此空气流容易从风上游侧的侧面向底板下通过横向风流通孔内而流入。然而,由于该空气流的流入侧的相反侧、即风下游侧的车身侧面处的横向风流通孔的延伸方向不同于流入到底板下的空气流的方向,因此流入到底板下的空气流会冲撞风下游侧的横向风流通孔的壁,并且,由于在该空气流之外,空气流从侧气坝的外侧(风上游侧的孔的下侧)或者从车辆的前方等多个方向流入,因此,在车身底板下,空气流容易产生紊乱,空气流难以从车身底板下向风下游侧的车外流出。其结果是,在车身底板下,从横向风的风上游侧向风下游侧的空气流的形成不充分,有的情况下不能充分实现利用空气流来减轻提升的作用效果。
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等的研究,发现了在车身的底板下的空气流的形成中,重要的是空气流能够从车身的底板下向风下游侧的车外充分流出。该知识被用于本发明。
这样,本发明的一个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该车身构造被构成为:在存在横向风时,提高利用行驶中的车辆车身的底板下的空气流来减轻车身的提升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该车身构造被构成为:在存在横向风时,能够使车身的底板下的空气更可靠地向横向风的风下游侧流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由如下车辆实现:具有前轮和后轮,在该车辆的车身的两侧的下方部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形成有从车身底板下延伸到车身侧面的外表面的空气流路,从车身底板下侧向车身侧面侧的该空气流路的延伸方向为向车辆的后方倾斜的方向。此外,所述空气流路具体而言,可以由管状构造形成,该管状构造从车身底板下到车身侧面的外表面在向车辆的后方倾斜的方向延伸并贯通,或者,可以通过在从车身底板下到车身侧面的外表面贯通且开口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管状构造中,用翅片部件将该管状构造内的空间隔开,从而形成所述空气流路,所述翅片部件在车辆的大致上下方向直立并在从车身底板下侧向车身侧面侧向车辆的后方倾斜的方向延伸。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可以形成有多个空气流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7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轮车的新型减震装置
- 下一篇:儿童推车以及智能刹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