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管式反应装置及其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7512.5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4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顾朝晖;郭秀红;徐严伟;王亚乐;吕云辰;樊安静;杨安成;孔凡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731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反应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相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进行气气、液液、气液、气液固多相混合及反应的一体化管式反应装置及其反应方法。
背景技术
化工行业中酸、碱液的添加多采用人工混合添加,且添加后难以形成完全的反应和混合,造成PH值中和不均匀,形成不同区域的物料PH值各不相同,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在循环水加药剂系统中多采用人工添加,无论是在计量或者配比上区域性差别大造成反应不完全,而影响整个系统水质。
类似以上主物料(用量大)与次物料(用量小)的配比不均匀及反应不完全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化工行业中,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了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混合及反应均匀、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体化管式反应装置及其反应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主物料罐和次物料罐,主物料罐通过物料泵与一体化管式反应器的主物料进料口相连,次物料罐通过计量泵与一体化管式反应器的次物料进料口相连,一体化管式反应器的管道混合器的出料口与用料装置相连;所述一体化管式反应器包括外筒和设在外筒一侧的管道混合器,外筒内部设有物料反应管,物料反应管的一端为主物料进料口,其另一端与管道混合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物料反应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进料孔,所述外筒的外表面开设有次物料进料口,物料反应管上进料孔通过管道与次物料进料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物料反应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扩径管。
优选地,所述次物料进料口为三个,其均匀开设在外筒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和物料反应管之间设有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主物料罐与物料泵之间设有在线分析仪,所述物料泵与一体化管式反应器的主物料进料口之间设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上安装有流量变送器。
优选地,所述在线分析仪和流量变送器分别通过DCS数据库与DCS主控卡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DCS主控卡信号输出端与计量泵相连。
优选地,所述物料反应管为螺旋状管道。
一种一体化管式反应装置的反应方法,该反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主物料罐内的主物料通过在线分析仪、物料泵、流量计和一体化管式反应器的主物料进料口进入物料反应管内;此时在线分析仪通过在线分析将数据传输至DCS数据库内,流量计将主物料流量通过信号传输至DCS数据库内,DCS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后将数据传输至DCS主控卡中;
步骤二:将所述步骤一中DCS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后将数据传输至DCS主控卡中,DCS主控卡控制计量泵的频率,使次物料罐中的次物料通过计量泵和一体化管式反应器的次物料进料口进入外筒内;
步骤三:使所述步骤二中进入外筒内的次物料通过进料孔进入物料反应管内与主物料进行混合反应;
步骤四:所述步骤三中物料反应管内次物料与主物料进行混合反应后进入管道混合器内再次进行混合反应;
步骤五:所述步骤四中管道混合器内再次进行混合反应后的物料通过一体化管式反应器的管道混合器的出料口进入用料装置进行使用。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混合及反应均匀、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体化管式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体化管式反应器外筒和物料反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体化管式反应器支撑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7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镧二氧化钛砷氟共除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反应釜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