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输入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6980.0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海;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纹识别 输入 设备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输入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当输入设备检测到输入动作时,采集并识别输入动作的指纹,并对该指纹对应的输入时间进行计时;
B、判断计时时间是否超过设定的输入时间阈值,当是时,将输入设备的输入动作锁定,否则继续计时,直至计时时间达到设定的输入时间阈值;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判断输入设备中是否有存储当前的指纹;
A2、当没有当前的指纹时,将当前的指纹信息存入输入设备,并分配一个对应的计时器,开启所述计时器,并对该指纹对应的输入时间进行计时;
A3、当有当前的指纹时,开启当前的指纹对应的计时器,并对该指纹对应的输入时间进行计时;
所述步骤A3具体包括:
A31、判断当前的指纹对应的计时器是否已经开启,当已经开启时进入步骤A32,否则进入步骤A33;
A32、判断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间是否超过设定的输入时间阈值,当是时,则关闭计时器并清零,并开启锁定定时器,以锁定输入设备的输入动作;
A33、判断锁定定时器是否开启,当是时,则保持锁定状态,当否时,开启对应的计时器,并对该指纹对应的输入时间进行计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输入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3具体包括:
A331、判断本次指纹识别的时间与上一次指纹识别的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设定的间隔值;当是时进入步骤A332,否则进入步骤A333;
A332、对计时器进行清零,并重新开启计时器,然后进行计时;
A333、对该指纹对应的输入时间进行计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输入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2中,当锁定定时器到达设定的锁定时间后,自动解除输入设备的锁定状态。
4.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输入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当输入设备检测到输入动作时,采集并识别输入动作的指纹,并对该指纹对应的输入时间进行计时;
锁定模块,用于判断计时时间是否超过设定的输入时间阈值,当是时,将输入设备的输入动作锁定,否则继续计时,直至计时时间达到设定的输入时间阈值;
所述计时模块具体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输入设备中是否有存储当前的指纹;
存储计时子模块,用于当没有当前的指纹时,将当前的指纹信息存入输入设备,并分配一个对应的计时器,开启所述计时器,并对该指纹对应的输入时间进行计时;
直接计时子模块,用于当有当前的指纹时,开启当前的指纹对应的计时器,并对该指纹对应的输入时间进行计时;
所述直接计时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指纹对应的计时器是否已经开启,当已经开启时进入第二判断单元,否则进入第三判断单元;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间是否超过设定的输入时间阈值,当是时,则关闭计时器并清零,并开启锁定定时器,以锁定输入设备的输入动作;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锁定定时器是否开启,当是时,则保持锁定状态,当否时,开启对应的计时器,并对该指纹对应的输入时间进行计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输入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本次指纹识别的时间与上一次指纹识别的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设定的间隔值;当是时进入重启子单元,否则进入计时子单元;
重启子单元,用于对计时器进行清零,并重新开启计时器,然后进行计时;
计时子单元,用于对该指纹对应的输入时间进行计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输入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单元中,当锁定定时器到达设定的锁定时间后,自动解除输入设备的锁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69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