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椒品种培育用花药诱导培养基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6925.1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8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沂市芭缇雅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4 | 分类号: | C12N5/04;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 品种 培育 花药 诱导 培养基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辣椒品种培育用花药诱导培养基配方,具体涉及一种显著提高辣椒花药出愈率的诱导培养基配方,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Capsicum annuum L.),又称番椒、海椒、青椒、椒子等,为茄科蔬菜作物,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世界上普遍栽培的一种蔬菜作物。辣椒果皮、胎座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特别是线椒中Vc含量居蔬菜之冠,因而营养价值极高。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具有增强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多种疾病的作用。辣椒产量高,供应季节长,食用方式多样,营养丰富,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
辣椒起源于中南美洲及墨西哥一带的热带地区,1493年由哥伦布最初带到西班牙,传播到欧洲,再经印度于17世纪传到中国,之后便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虽然我国辣椒种植至今只有三百七十几年的栽培历史,但发展很快,我国甜辣椒种植面积和年产量不断增长。近年来,除常规露地栽培外,设施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全国已形成数个甜辣椒规模化生产基地。据统计,2005年我国甜辣椒种植面积达到130万hm2,约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10%,各地市场甜辣椒基本实现了周年供应。现在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种植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干辣椒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家,远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及欧洲等国和地区。辣椒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展辣椒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辣椒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推广,选育适用于保护地栽培的品种提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面前;由于我国尚未实行大规模集约化生产,重茬严重,导致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等大面积发生,已成为影响辣椒生产的重大障碍。因此,选育品质优良、适合不同条件栽培和抗病的辣椒新品种,已成为广大育种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常规辣椒育种多利用杂种优势育种,即选用两个杂交配合力高的、杂种优势表现明显和性状互补性强的纯系品种或自交系或不育系进行人工授粉生产杂交种子。但是辣椒是一种常异花授粉植物,天然杂交率为4%~10%,有的品种达25%,而通过自交分离选育纯化而稳定的自交系,一般需要进行5~6代选择才能获得,不仅时间长,而且基因之间存在显隐性关系,很难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具有突出优点且配合力强、适宜作为强优势亲本的品系,而且会造成作物遗传多样性下降和有益基因的流失。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得到广泛证实,因此,在离体条件下培养花药,人为改变小孢子的发育途径,使其配子体发育途径终止,转向孢子体发育,通过胚发生或器官发生途径,形成完整的单倍体植株,为人工大量生产单倍体植株提供了有效手段。
单倍体育种作为一种新的育种途径,通过培育单倍体,然后对单倍体材料进行加倍,在较短时间内便可以选育出适宜作为强优势亲本的纯系,同时由于不存在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因此一些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便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这样既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又能丰富所选优良品系的遗传基础,这样的品系易于实现亲本的选配。因此,进行辣椒单倍体培养技术的研究,无疑对于选育具有突出优点的亲本品系,加速育种进程,培育强优势辣椒组合具有重要意义。
辣椒花药培养工作开始较早,自20世纪70年代初,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辣椒花药培养进行了研究。1973年,王玉英和George报道获得了辣椒单倍体植株。1981年Dumas等利用花药培养的技术成功获得了3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群体,并对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培养方法。1990年李春玲等报道成功选育出国内外第一个用花培法育成的辣椒品种“海花三号”,以后又相继育成海丰1号、海丰2号、海丰5号、海丰12号、海丰14号等6个甜辣椒品种或杂交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表现出明显的早熟性及丰产性。陈肖师等利用地方品种“易县甜椒”进行花药培养,育成了花培品种“塞花一号”。花药培养作为新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辣椒育种工作中。
目前,辣椒花药培养研究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理论和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关于辣椒小孢子由配子体发育途径向孢子体途径转变,进而形成单倍体或双单倍体植株的发育调控机理尚不明确。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间相互作用关系不清楚,胚状体或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较低,离实际应用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快辣椒花培育种机理研究,开发出花药愈伤诱导率分化率更高的培养基配方,具有重要的现实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沂市芭缇雅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新沂市芭缇雅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6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联网+全自动双层组培室
- 下一篇:一种红豆杉的杂交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