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页岩气开采用气层套管接头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4552.4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8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中清;黄英;宋令玺;黄云;曾理;熊祺;李方应;邓跃刚;边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岩 开采 气层 套管 接头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套管接头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气开采用气层套管 接头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页岩气钻探和开采领域,水平井钻完井和水力压裂技术是其关键 技术,而水平井钻完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对页岩气套管要求很苛刻,在具体使用 时,要求气层套管能承受各种弯曲、拉伸、压缩和内压复合载荷,而且还要其 质量能够维持一定的开采年限。
在使用气层套管时需要通过接头螺纹将一支支管子连接起来,形成数千米 的管柱,因此需要加工套管接头,即将管坯进行接箍内螺纹和管体螺纹加工, 达到页岩气开采用气层套管接头的设计要求。
页岩气开采用气层套管接头的加工工艺包括对接箍管坯采用切断、外拔、 内镗、车丝、密封面加工等工序,以及对管体外表面进行扒荒、车丝、内镗、 密封面加工等工序,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包括切削用量、冷切方式和装夹方 式)时,由于页岩气开采用气层套管接头的材料特性与普通钢管有很大不同, 同时气层套管接头对接头的螺纹尺寸公差要求较严格,因此加工时容易出现刀 具损耗大、变形大、接头合格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页岩气开采用气层套管接头的加工方法,以解决 由于页岩气开采用气层套管接头的材料特性与普通钢管有很大不同,同时气层 套管接头对接头的螺纹尺寸公差要求较严格,因此加工时容易出现刀具损耗大、 变形大、接头合格率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气开采用气层套管接头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加工接箍内螺纹:采用两齿成型梳刀以100~120m/min的切削速度进行6~8 次粗车,每次粗车的吃刀深度为0.15~0.18mm;然后采用两齿成型梳刀以 100~120m/min的切削速度进行两次精车,两次精车的吃刀深度分别为0.12mm 和0.18mm,进给量为5.08mm/转;
加工内密封面:包括粗加工和精加工各一次,采用菱形刀具,切削速度为 90~100m/min,粗加工的车削余量为0.32~0.54mm、进给量为0.36~0.46mm/转, 精加工的车削余量为0.22~0.26mm、进给量为0.06~0.07mm/转;
加工管体外螺纹:采用两齿成型梳刀以100~110m/min的切削速度进行一次 粗车,粗车的吃刀深度为0.65~0.85mm;然后采用两齿成型梳刀以100~110m/min 的切削速度进行两次精车,两次精车的吃刀深度分别为0.25mm和0.35mm,进 给量为5.08mm/转;
加工外密封面:包括粗加工和精加工各一次,采用成型刀,切削速度为 90~100m/min,粗加工的车削余量为0.32~0.48mm、进给量为0.56~0.66mm/转, 精加工的车削余量为0.22~0.28mm、进给量为0.075~0.085mm/转;
所述加工接箍内螺纹、加工内密封面、加工管体外螺纹、加工外密封面的 过程中对切削刀具进行冷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工接箍内螺纹步骤中,切削速度为 108~115m/min,每次粗车的吃刀深度为0.16~0.17mm。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工管体外螺纹步骤中,切削速度为 103~107m/min,每次粗车的吃刀深度为0.7~0.8mm。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工内密封面步骤中,切削速度为 94~98m/min,粗加工的车削余量为0.4~0.5mm、进给量为0.4~0.43mm/转,精加 工的车削余量为0.23~0.25mm、进给量为0.065~0.068mm/转。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工外密封面步骤中,切削速度为 93~95mm/min,粗加工的车削余量为0.38~0.44mm、进给量为0.58~0.64mm/转, 精加工的车削余量为0.24~0.26mm、进给量为0.078~0.083mm/转。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页岩气开采用气层套管接头管坯通过卡 盘夹持,所述卡盘夹持压力为5~8MPa,其中粗加工的夹持压力与精加工的夹持 压力不同。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方法通过将冷却液直接喷在切削刀 具的刀尖上和切削区域来实现冷却。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4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快
- 下一篇:高倍聚光太阳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