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安防系统的车门开启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2367.1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海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B60R25/25;B60R2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系统 车门 开启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线安防系统的车门开启控制方法,所述车辆无线安防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设备(1)、蓝牙收发模块(2)、第一无线信号收发模块(3)、第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4)、控制器(5)和电子车门锁(6);所述图像采集设备(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5)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5)与所述蓝牙收发模块(2)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5)与第一无线信号收发模块(3)双向连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收发模块(3)与第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4)进行无线数据交互,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4)与上位机(7)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车门锁(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用户人脸图像并进行存储加密;
步骤二、通过蓝牙收发模块(2)与用户手机进行配对,用户输入解锁密码;
步骤三、通过图像采集设备(1)采集人脸图像,获得待匹配图像;
步骤四、对存储的加密人脸图像进行解密;
步骤五、将图像采集设备(1)获取的待匹配图像与解密后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当图像采集设备(1)获取的待匹配图像与解密后的人脸图像匹配成功时,上位机(7)发送信号给控制器(5),控制器(5)发送控制信号给所述电子车门锁(6)使其开启;当图像采集设备(1)获取的待匹配图像与解密后的人脸图像匹配不成功时结束;
步骤一中所述获取用户人脸图像并进行存储加密中,对用户人脸图像加密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A1、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分辨率为a*a的正方形人脸图像,所述a为正整数;
步骤A2、设定所述人脸图像中任意一像素点为Pij,获取像素点Pij的RGB值,所述i、j均为正整数,且1≤i≤a,1≤j≤a;
步骤A3、将像素点Pij的R值、G值及B值分别转换为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值;
判断像素点Pij的十六进制R值、十六进制G值及十六进制B值是否达到两位;
当像素点Pij的十六进制R值、十六进制G值或十六进制B值不到两位时,在该不到两位的十六进制值左边添加一个字符G,以形成像素点Pij的两位R值字符串、两位G值字符串和两位B值字符串,然后执行步骤A4;当像素点Pij的十六进制R值、十六进制G值或十六进制B值均达到两位时,执行步骤A4;
步骤A4、将像素点Pij的两位R值字符串、两位G值字符串和两位B值字符串从左向右依次排列形成第一级数串;
步骤A5、将i和j分别转换为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值;
判断i的十六进制值或j的十六进制值是否达到四位;当i的十六进制值或j的十六进制值不到四位时,在该不到四位的十六进制值左边添加字符G,以形成i的四位字符串和j的四位字符串,然后执行步骤A6;当i的十六进制值或j的十六进制值均达到四位时,执行步骤A6;
步骤A6、将j的四位字符串添加到所述第一级数串的左边,且将i的四位字符串添加到所述j的四位字符串的左边,以形成第二级数串;
步骤A7、将所述人脸图像划分为16*16个正方形区域选取所述像素点Pij所在的区域Tm,n,m、n均为正整数且1≤m≤16、1≤n≤16;
步骤A8、判断第二级数串中是否有字符G;当第二级数串中包含字符G时,将第二级数串中的字符G替换为0,然后执行步骤A9;当第二级数串中没有字符G时,执行步骤A9;
步骤A9、设定所述第二级数串的倒数第一位数为Q1,设定所述第二级数串的倒数第二位数为Q2;
将Q1和Q2分别转换为十进制数值;计算Q11=Q1+1得到Q11,计算Q21=Q2+1得到Q21;所述1≤Q11≤16,所述1≤Q21≤16;
计算得到第一目标区域Tx,y;
将Tm,n与Tx,y进行替换;
步骤A10、将第一行区域与第三行区域进行替换;将第二行区域与第四行区域进行替换;将第五行区域与第七行区域进行替换;将第六行区域与第八行区域进行替换;将第九行区域与第十一行区域进行替换;将第十行区域与第十二行区域进行替换;将第十三行区域与第十五行区域进行替换;将第十四行区域与第十六行区域进行替换;
所述第二级数串为所述步骤二中的解锁密码;
步骤四中对存储的加密人脸图像进行解密按以下步骤进行:
S1、将加密图像划分为16*16个正方形区域第一行至第四行区域为第一加密模块,第五行至第八行区域为第二加密模块,第九行至第十二行区域为第三加密模块,第十三行至第十六行区域为第四加密模块;
S2、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
S3、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是否为14位数串;当用户输入的密码为14位数串时,执行步骤S4;当用户输入的密码不是14位数串时,返回执行步骤S2;
S4、判断输入密码中是否有字符G;当密码中包含字符G时,将密码中的字符G替换为0,然后执行步骤S5;当密码中没有字符G时,执行步骤S5;
S5、并行进行区域确定及RGB值转换;
所述区域确定按以下步骤进行:
B1、从左至右提取密码的第1至4位数形成第三级数串,并将其转换成十进制数值U1;从左至右提取密码的第5至8位数形成第四级数串,并将其转换成十进制数值U2;
从左至右提取密码的第14位数,并将其转换成十进制数值U3;从左至右提取密码的第13位数,并将其转换成十进制数值U4;
B2、选取待换区域Tr,t,r、t均为正整数且1≤r≤16、1≤t≤16:
计算得到r,计算得到t;根据r和t的值选取待换区域Tr,t;
B3、计算U31=U3+1得到U31,计算U41=U4+1得到U41;所述1≤U31≤16,所述1≤U41≤16;
计算得到第二目标区域Tp,q;所述1≤p≤16,所述1≤q≤16;
B4、选择Tp,q对应的加密模块,并对该加密模块进行解密:将该加密模块的第一行与该加密模块的第三行进行替换,将该加密模块的第二行与该加密模块的第四行进行替换;
B5、判断是否与Tp,q位于同一个加密模块;当与Tp,q位于同一个加密模块时,执行步骤B6;当与Tp,q不在同一个加密模块时,将所在加密模块进行解密:将所在加密模块的第一行与该加密模块的第三行进行替换,将所在加密模块的第二行与该加密模块的第四行进行替换,然后执行步骤B6;
B6、将Tr,t与Tp,q进行替换;
所述RGB值转换按以下步骤进行:
从左至右提取密码的第9和第10位数形成第五级数串,并将其转换成十进制数值U5;从左至右提取密码的第11和第12位数形成第六级数串,并将其转换成十进制数值U6;从左至右提取密码的第13和第14位数形成第七级数串,并将其转换成十进制数值U7;
S6、进行RGB值匹配:
选取像素点1≤i≤a,1≤j≤a,且i、j、a均为正整数;将的R值、G值及B值分别与U5、U6和U7进行对比;判断的R值是否等于U5,当的R值不等于U5时,结束解密;当的R值等于U5时,判断的G值是否等于U6;当的G值不等于U6时,结束解密;当的G值等于U6时,判断的B值是否等于U7;当的B值不等于U7时,结束解密;当的B值等于U7时,执行步骤S7;
S7、依次判断第一加密模块至第四加密模块,是否已经进行解密;将未进行解密的加密模块进行解密:
将未解密加密模块的第一行与该加密模块的第三行进行替换,将未解密加密模块的第二行与该加密模块的第四行进行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未经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23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雨刷控制装置
- 下一篇:安全带装置及安全带系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