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喷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1750.5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9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何键;王明;张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柏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34 | 分类号: | A47L11/3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侯来旺 |
地址: | 52842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喷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电器,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喷壶。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所使用的家居清洁用具大多数是采用布等比较柔软的工具对家具等进行抹尘,清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器具与日俱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清洁工作的不便于繁重,诸如,很多家具形状不规则,普通清洁用具难以达到满意的清洁效果。且普通清洁用具功能单一,只能起到清洁效果,且清洁效率低,耗费时间长,用途不够广泛,难以满足人们对清洁器具的多功能的需求。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可喷出蒸汽方便清洁的蒸汽电器,但现有的蒸汽电器的内部结构一般是内部设有可盛水的锅炉,锅炉下方设有可对锅炉进行加热从而使锅炉内的水转换为蒸汽的发热管,但由于锅炉内需要留设暂时存放蒸汽的空间,而且需要在储存一定量的蒸汽后形成一定的气压强度后,蒸汽才能朝外喷出,导致蒸汽电器启动时初出蒸汽的滞后时间较长。另外,由于锅炉内不能盛水太满,盛水量比较局限,导致每次加热的水量有限,锅炉内的水用完后得停止整个蒸汽电器的工作,并往锅炉内加水才能继续工作,导致蒸汽喷壶无法持续性地喷出蒸汽。
因此,如何实现一种在喷出蒸汽的同时排放出清洁液、香水或香薰液等,功能多样,清洁高效洁净的,且可持续喷出蒸汽,使用范围广泛的,安装使用简单方便的新型的蒸汽喷壶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喷壶,旨在实现一种在喷出蒸汽的同时排放出清洁液、香水或香薰液等,功能多样,清洁高效洁净的,且可持续喷出蒸汽,使用范围广泛的,安装使用简单方便的新型的蒸汽喷壶。
本发明提出一种蒸汽喷壶,包括可产生蒸汽的壶体结构、连接于壶体结构前端的壶嘴结构、由壶体结构朝后端延伸出来的把手,蒸汽喷壶上设有若干控制按钮;壶体结构包括壶体、设于壶体内的水箱、设于壶体内并可对水进行加热从而转换成蒸汽的发热体、设于壶体内并连接于水箱与发热体之间从而可把水箱内的水抽送至发热体内的水泵、盖设于水箱上的水箱盖、盖设于壶体上端并盖设于水箱盖外的壶体盖,发热体上设有可输送出蒸汽的发热体出汽管;壶嘴结构包括安装于壶体前端并与发热体出汽管连通的直喷式出汽管、安装于直喷式出汽管下端并与直喷式出汽管连通的内部可承放液体的储液瓶,蒸汽通过直喷式汽管往外快速排放时瞬间产生的吸力可抽吸带动储液瓶内的液体也朝外排放。
优选地,直喷式汽管下端延伸出可安装固定储液瓶的安装座,储液瓶包括相互连接固定的瓶体、瓶盖,瓶盖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座内设有第一连通接管,第一连通接管与直喷式汽管之间通过弯管结构连通固定,安装座内还设有与第一连通接管垂直并连通的延伸至安装座侧壁外的第二连通接管,第二连通接管在与第一连通接管对应的位置处朝下延伸出第三连通接管,第一连通接管、第二连通接管与第三连通接管形成三通结构;瓶盖设有与第三连通接管连通固定的瓶盖连通管,瓶盖连通管下端连接固定有可供液体通过的硅胶通管,硅胶通管下端连通固定有内部空心并可供液体通过的铜锥,铜锥处于瓶体内底部从而可把瓶体底部的液体往上抽吸至直喷式汽管处;第二连通接管内嵌设有可在第二连通接管内横向移动从而调节第三连通接管内流量大小的调节轴,通过旋转调节轴可调整控制通过第三连通接管的液体的排量大小或开关状态。
优选地,调节轴在与第三连通接管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调节轴密封圈。
优选地,弯管结构与直喷式汽管的连接部位上固设有弯管密封圈。
优选地,第三连通接管与瓶盖连通管的连接部位上固设有瓶盖密封圈。
优选地,液体包括清洁液、香水或香薰液体。
优选地,瓶体与瓶盖之间螺纹连接固定。
优选地,瓶体的表面由若干三角形平面拼接而成。
优选地,壶体结构由第一半壶、第二半壶左右组合拼接而成,第一半壶、第二半壶的表面由若干三角形平面拼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柏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柏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1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