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odbus RTU通信协议的从智能模块入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0548.0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7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俞凌;卢铭;卓明;李永成;王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911;H04L12/4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冯梦洪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odbus rtu 通信协议 智能 模块 入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通信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odbusRTU通 信协议的从智能模块入网的方法,其能够实现ModbusRTU从智能模块的即插 即用。
背景技术
Modbus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它已经成为一个 通用的工业标准。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轻松的连成工业网 络,进行集中的监控。ModbusRTU通信协议是典型的主从通信方式,一个系 统中只能够存在一个主站模块,分站可以是多个。通信均由主站模块发起, 从智能模块被动应答。
但是目前的所有相关产品中,ModbusRTU主站模块向从智能模块发送信 息时,都是在预先已知从智能模块地址的情况下发送信息的。如果此时增加 了一个或多个新的从智能模块,由于主站模块对于新的从智能模块地址是未 知,所以新从智能模块是无法收到主站模块发给自己的消息,那么新的从智 能模块也将永远无法加入到主网节点中去,无法实现数据的相互交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Modbus RTU通信协议的从智能模块入网的方法,其能够使从智能模块在插好通电后 进行应答自动加入到总线节点,从而解决新的从智能模块无法加入到主网节 点中去的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基于ModbusRTU通信协议的从智能模 块入网的方法,其包括:
(1)ModbusRTU主站模块以指定的时间间隔和波特率遍历向属于 本系统中的从智能模块发送查询报文,查询报文采用RTU帧 格式;
(2)处于插好上电状态的ModbusRTU从智能模块接收到主站模块 的查询报文后,产生一个回应报文给主站模块,加入到总线 节点中。
本发明采用主站模块的遍历查询方式,处于插好上电状态的ModbusRTU 从智能模块接收到主站模块的查询报文后,产生一个回应报文给主站模块, 加入到总线节点中,从而解决新的从智能模块无法加入到主网节点中去的问 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主站模块-从智能模块查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基于ModbusRTU通信协议的从智能模块入网的方法, 其包括:
(1)ModbusRTU主站模块以指定的时间间隔和波特率遍历向属于 本系统中的从智能模块发送查询报文,查询报文采用RTU帧 格式;
(2)处于插好上电状态的ModbusRTU从智能模块接收到主站模块 的查询报文后,产生一个回应报文给主站模块,加入到总线 节点中。
本发明采用主站模块的遍历查询方式,处于插好上电状态的ModbusRTU 从智能模块接收到主站模块的查询报文后,产生一个回应报文给主站模块, 加入到总线节点中,从而解决新的从智能模块无法加入到主网节点中去的问 题。
另外,所述RTU帧格式的数据包括设备地址信息、功能代码、数据段以 及CRC的校验。
另外,所述步骤(1)中查询报文中的功能代码将告之被选的从智能模 块要执行何种功能,数据段包含了从智能模块要执行功能的附加信息,错误 检测域配置来为从智能模块验证报文内容是否正确;所述步骤(2)中在回 应报文中的功能代码是在查询报文中的功能代码的回应,回应报文中的数据 段包括从智能模块收集的数据,如果有错误发生,回应报文中的功能代码被 修改以用于指出回应报文是错误的,同时回应报文中的数据段包含描述此错 误的代码,错误检测域配置来为主站模块确认报文内容是否可用。
另外,主站模块依据从智能模块的回应报文,将多个从智能模块的信息 按照地址映射在对应的内存中,查看该内存中的数据就获知多个从智能模块 的具体信息。
另外,ModbusRTU主站模块自动遍历发送查询报文,扫描从站的回应报 文,实现数据的相互交换。
另外,所述RTU帧格式的数据具有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偶校验 位、1个停止位以及错误检测域,所述波特率设置为57600bp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