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0328.8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5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龚向阳;王文东;阙喜戎;刘金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p 地址 分配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应用于DHCPv6网络系统中的中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服务器向任一个客户机发送的分配IP地址前缀的第一RELAY‑REPL消息时,获得所述第一RELAY‑REPL消息中包括的所述服务器为所述客户机分配的IP地址前缀,以及与所述IP地址前缀对应的第一租期;根据所述IP地址前缀,生成第一IP地址,以及与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二租期,其中,所述第二租期的时长小于所述第一租期的时长;向所述客户机发送第一REPLY消息,所述第一REPLY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IP地址以及所述第二租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中继设备实现客户机IP地址的跳变,与现有的由客户机生成其对应的跳变地址的方案相比,配置过程简单,容易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DHCPv6(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IPv6版本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用来配置工作在IPv6网络上的客户机所需的IP地址、IP前缀和/或其他配置的网络协议,主要应用于大型网络环境和人工配置比较困难的环境。DHCPv6中的服务器可以为每个IP地址指定一个租期,租期的时长是可以配置的,客户机可以通过续租来持续的使用IP地址资源。当任一个客户机的IP地址的租期到期时,服务器可以选择回收此IP地址分配给其他的客户机,或者,也可以将此IP地址继续分配给该客户机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配置一台服务器,以对该范围内的客户机的IP地址进行统一管理。并且,为了解决远距离的地址申请请求,产生了DHCPv6 Relay(DHCPv6中继)技术。在应用中继的场景下,当客户机接入网络时会将IP地址申请请求发往中继,由中继将地址请求消息转发给服务器。当服务器收到中继发送的请求包时,服务器将分配给客户机的IP地址放入应答包中,并将应答包发送给发起此次请求的中继,中继再将应答包转发给发起请求的客户机。
在当下,网络攻击越来越频繁的发生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这给被攻击者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具体地,攻击者在对被攻击者进行网络攻击时,需要获得被攻击者的IP地址。因此为了保护用户网络环境安全,有效抑制网络攻击,出现了IP地址跳变方法。IP地址跳变方法是使客户机的IP地址不断变化的方法。通过使用IP地址跳变方法,可以使客户机的IP地址不断变化,因此,提高了攻击者攻击客户机的难度,进一步地,能够较少客户机被攻击的几率。
现有的IP地址跳变方法,主要由客户机生成其对应的跳变地址。这种方法需要对每个客户机做相应的配置,配置过程复杂,不容易实现。因此,如何简便地实现客户机IP地址的跳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以简便地实现客户机IP地址的跳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应用于DHCPv6网络系统中的中继设备,所述DHCPv6网络系统还包括: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个客户机,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服务器向任一个客户机发送的分配IP地址前缀的第一RELAY-REPL消息时,获得所述第一RELAY-REPL消息中包括的所述服务器为所述客户机分配的IP地址前缀,以及与所述IP地址前缀对应的第一租期,其中,所述第一RELAY-REPL消息为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中继设备发送的申请IP地址前缀的请求消息时发送的;
根据所述IP地址前缀,生成第一IP地址,以及与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二租期,其中,所述第二租期的时长小于所述第一租期的时长;
向所述客户机发送第一REPLY消息,其中,所述第一REPLY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IP地址以及所述第二租期。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IP地址前缀,生成第一IP地址,以及与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二租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暖设备
- 下一篇:节能燃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