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凸轮与挺柱摩擦副的磨损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9337.5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良;张鹏伟;许成;孙宇;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 摩擦 磨损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凸轮与挺柱摩擦副的磨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凸轮轴是发动机配气系统的重要部件,其作用为提供凸轮型线控制气门运动完成发动机进排气;凸轮是凸轮轴的一部分,通常包括进气凸轮、排气凸轮,它们与轴承、齿轮及相连的轴段一起构成凸轮轴。挺柱是发动机配气系统的重要部件,将凸轮轴上凸轮的运动传递到推杆、气门,与凸轮接触形成配合对。
凸轮和挺柱配合对的过度磨损是柴油机开发中经常出现的故障,目前常用方法是通过整机耐久试验进行探测和验证,即完成整机装配后,在柴油机耐久试验台架上进行一定时间(通常1000h)的超负荷试验,试验结束后拆卸配气机构,观察测量凸轮和挺柱接触对的表面情况,并结合经验分析确定是否可以接受。
由上述内容可知,现有的整机耐久试验方法效率低下,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和成本。因此,如何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凸轮与挺柱摩擦副的磨损试验装置,提高磨损试验效率、减少人工和成本消耗,进而缩短柴油机开发时间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凸轮与挺柱摩擦副的磨损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
电机、凸轮轴、挺柱、挺柱导向座、推杆、弹簧调整上座以及弹簧;
所述电机与所述凸轮轴相连;所述挺柱位于所述凸轮轴的凸轮上,且位于所述挺柱导向座中;所述挺柱与所述推杆相连;所述弹簧调整上座与所述弹簧均位于所述推杆上;所述推杆包括推杆头和推杆本体,所述推杆头与所述挺柱内的凹坑相匹配;所述凸轮轴与所述凸轮的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凸轮轴,以使所述凸轮轴上的凸轮驱动所述挺柱在所述挺柱导向座中运动;所述弹簧调整上座对所述弹簧进行预压缩产生弹簧力,以使该弹簧力作用在所述推杆并传递到挺柱上。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轴承座,用于承载所述凸轮轴的轴承;
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轴承相连。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衬套,用于加固所述轴承座;
所述衬套位于所述轴承座中。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轴承供油支路,用于为所述凸轮轴的轴承供油;
所述轴承供油支路与所述轴承相连。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挺柱供油支路,用于为所述挺柱供油;
所述挺柱供油支路与所述挺柱相连。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油泵;
所述油泵分别与所述轴承供油支路和所述挺柱供油支路相连。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油管;
所述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油泵,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挺柱供油支路与所述轴承供油支路。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轴承座滑块,用于根据不同型号的凸轮轴的轴承间距调整所述轴承座之间的距离;
所述轴承座滑块与所述轴承座相连。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罩盖和罩板;
所述罩盖与罩板连接成半封闭式的箱体,所述箱体用于覆盖所述装置中除所述电机和电子油泵外的各个部件。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台架基座,用于承载固定所述装置中的各个部件。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实现科学合理的凸轮与挺柱摩擦副的磨损试验,提高磨损试验效率、减少人工和成本消耗,进而缩短柴油机开发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凸轮与挺柱摩擦副的磨损试验装置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凸轮与挺柱摩擦副的磨损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润滑油路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去掉盖板的凸轮与挺柱摩擦副的磨损试验装置前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去掉盖板的凸轮与挺柱摩擦副的磨损试验装置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9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