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放路面板的自动引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78597.0 | 申请日: | 2016-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常旭;周自来;方群;刘凯;吴宇;李旺;童江华;孙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23/00 | 分类号: | E01C2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自动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收放路面板的自动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路面板收放引导方式基本靠单一的机械结构或绞盘带动牵引带等半自动方式来实现,机械半自动方式安全系数低,单一的机械结构方式易变形、故障率高,绞盘带动牵引带引导方式成本高、牵引带易断裂,而且此两种引导方式引导位置不易判断,稍有疏忽易越位或不到位,造成设备或结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路面板收放引导装置结构单一,且易变形、故障率高,引导位置不易判断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收放路面板的自动引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收放路面板的自动引导装置,包括旋转配合在汽车底盘上的旋转平台,在旋转平台的两侧分别配合设有一组收放支架,在两组收放支架之间设有卷绕配合有路面板的卷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平台上铰接一个与卷筒上路面板相互配合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底端与所述旋转平台铰接配合,在矩形框架两侧的竖杆上分别铰接配合一个液压缸,液压缸的液压杆铰接配合在对应侧的收放支架上,在所述矩形框架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带钩槽的挂板,挂板的钩槽与末端路面板上配合的挡销钩挡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所述矩形框架顶部的横向杆上固定配合两个对称的导轮,导轮与所述路面板滚动导向配合。
在所述矩形框架两侧的竖杆上分别铰接配合一个三角支撑架,每个三角支撑架均为圆柱杆折弯焊接而成的三角架,其中一条直角边与矩形框架对应侧的竖杆平行,在与矩形框架竖杆平行的直角边上焊接有两个垂直的连杆,每个连杆均与矩形框架对应侧的竖杆铰接配合,与矩形框架的竖杆平行的三角架直角边上设有一个第一挂耳,在所述收放支架上设有一个第二挂耳,第一挂耳与第二挂耳通过一个钢丝绳拉扯配合连接,在所述路面板下放时,钢丝绳拉扯第一挂耳使三角支撑架绕矩形框架的竖杆旋转,此时三角支撑架与所述路面板支撑配合。
在所述矩形框架上设有两个侧挡轮,在路面板收放时,两个侧挡轮分别与路面板的两侧挡位配合。
在每个所述收放支架上均设有一个挡块,在路面板收卷结束所述矩形框架随着竖起时,挡块与所述矩形框架挡位配合。
在所述汽车底盘的尾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传感器,第一限位传感器在所述路面板放下时,与所述收放支架限位感应配合,在所述旋转平台上配合连接有第二限位传感器,第二限位传感器在所述路面板收起时,与所述收放支架限位感应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实现了路面引导收放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由于采用了合理的结构设计及限位装置,有效地避免了设备或结构件因操作疏忽造成的损坏,保障了路面器材使用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基本结构视图;
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结构视图;
图3是装置收起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4是装置放下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收放路面板的自动引导装置,包括旋转配合在汽车底盘1上的旋转平台2,在旋转平台2的两侧分别配合设有一组收放支架3,在两组收放支架3之间设有卷绕配合有路面板8的卷筒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平台2上铰接配合一个与两组对称的收放支架3相互配合的矩形框架5,矩形框架5为两个支撑竖杆及一个顶部的横杆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两个支撑竖杆的底端均与所述旋转平台2铰接配合,在矩形框架5的横杆上固定配合两个对称的导轮10,导轮10与所述路面板8滚动导向配合。
在所述矩形框架5的两个竖杆外侧分别设有一个铰接支座18,所述矩形框架5通过铰接支座18铰接配合一个液压缸6,液压缸6的液压杆6a铰接配合在对应侧的收放支架3上,在所述矩形框架5的两个竖杆顶端分别设有一个带钩槽7a的挂板7,挂板7的钩槽7a与末端路面板8两侧上配合的挡销9一一对应钩挡配合,在每个挂板7上分别设有一个支撑块,在每个支撑块上均转动配合一个侧挡轮15,在路面板8收放时,两个侧挡轮15分别与路面板8的两侧挡位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8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锚头吸湿及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及施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