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完全自动化的锂电池充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3456.X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红娟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完全 自动化 锂电池 充电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属于电池电芯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新能源的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序中,电池化成工序必不可少。电池化成 工序可以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以及自放电等综合性能,对出厂电池的成品合格率、性能 等方面有重大的影响。由于同一类型、同一规格、同一型号电池间在电压、内阻、容量等方面 的参数值存在差别,即电池性能存在不一致性。这使动力锂电池组在使用时,性能指标往往 达不到单体电池原有水平,使用寿命缩短数倍甚至十几倍,严重影响其在生产生活上的应 用。而电池化成工序中的充电过程,对电池能一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改变现有锂电 池充电方法,以提高动力锂电池组的一致性将有助于动力锂电池组使用寿命,使其发挥最 大效能。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国内企业多采用单体电芯充电方法,电池获得的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可将同批次电池性能调整一致的电池充电系 统及其工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该系统包括两条平行间隔的 用于输送电芯组的输送辊道、前后依次跨设于所述输送辊道上的第一充电机构和第二充电 机构;所述第一和第二充电机构均含有跨设于所述输送辊道上的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顶 部的探针、设置于所述机架下方并与所述探针组件位置对应的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位 于两条所述输送辊道之间;所述举升组件的一端设有阻挡器,当所述电芯组被所述阻挡器 阻挡并被所述举升组件举升时,所述探针与所述电芯组的极耳一一对应压紧,所述第一充 电机构上的探针以串联方式连接,再连接一个串联充电器;个所述第二充电机构上的探针 以并联方式连接,再连接一个并联充电器。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探针安装于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 机架顶部;所述的工作方法包括:当举升组件将所述电芯组举起时,所述探针在所述气缸推 动下压紧所述极耳。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气缸、举升组件、阻挡器、串联充电器和并联充 电器都受控于一台上位机。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夹紧电芯的工装盒,所述工装盒 由两个相对的侧面板和两个相对的端面板围成,所述工装盒还具有一个底板,所述工装盒 内可装入10颗电芯并夹紧。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充电方法可以让电池组自动补平未 满电压,保证产品参数的一致性。实施系统结构简单,充电快速稳定并完全实现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串联充电机构,2并联充电机构,3输送辊道,1-1机架,1-2探 针组件,1-3探针,1-4气缸,1-5阻挡器,1-6电芯组,1-7举升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锂电池充电系统,包括两条平行间隔的用于输送电芯组的输送辊道3,在输 送辊道3上前后依次有两个充电机构:串联充电机构1和并联充电机构2;串联充电机构1和 并联充电机构2均含有:跨设于输送辊道3上的机架1-1、安装于机架1-1顶部的探针组件1- 2、设置于机架1-1下方并与探针组件1-2位置对应的举升组件1-7;两条输送辊道3中间的空 隙可容纳举升组件1-7;探针组件1-2包括探针1-3和驱动探针1-3竖直往复运动的气缸1-4; 举升组件1-7的一端设有阻挡器1-5,当电芯组1-6被阻挡器1-5阻挡时即停留于举升组件1- 2上,并且该位置可以使得探针1-3与电芯的极耳一一对应,举升组件1-7将电芯组1-6举升 后,探针1-3在气缸1-4推动下压紧极耳;串联充电机构1上的探针以串联方式连接,再连接 一个串联充电器;并联充电机构2上的探针以并联方式连接,再连接一个并联充电器。
本实施例中的探针组件1-2、举升组件1-7、阻挡器1-5、串联充电器和并联充电器 都受控于一台上位机,进而实现自动控制。
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夹紧电芯的工装盒,工装盒由两个相对的侧面板和两个相对 的端面板围成,工装盒还具有一个底板,工装盒内可装入10颗电芯并夹紧。
上述系统具体的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10颗电芯以工装夹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红娟,未经蒋红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3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