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扁管、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2708.7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4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永;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1/02 | 分类号: | F28F1/02;F28F21/08;F28D1/053;F28F1/32;B23P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换热器,包括多个联排翅片、一个以上换热器扁管、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联排翅片固定所述一个以上换热器扁管,所述换热器扁管整体呈扁带形,换热器扁管横截面中有一个以上微通道,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连接至微通道,其特征在于:
换热器扁管横截面的上下壁面呈圆弧形,当所述换热器扁管处于安装部位时,换热器扁管横截面的流入端为水平设置,而换热器扁管横截面的流出端按照圆弧切向方向朝斜下设置,
联排翅片上具有一个以上圆弧形切口,与所述一个换热器扁管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包括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其中右集流管上有出口和入口,出口和入口之间具有隔板,右集流管入口和与之相通的换热器扁管微通道组成流体进入通道,右集流管出口和与之相通的换热器扁管微通道组成流体流出通道,左集流管构成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之间的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扁管横截面上下壁面的圆弧对应的形状为:流入端的切向方向与流出端的切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联排翅片中相邻联排翅片在换热器扁管的流出端方向连接为一体,在换热器扁管的流入端方向相互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扁管横截面中的微通道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六边形。
6.一种换热器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金属熔化为液态,注入模具挤压成型形成换热器扁管,所述模具内腔呈扁带形,内腔上下壁面呈圆弧形,腔内有一个以上模具组件使得换热器扁管中具有一个以上微通道;
B、将多个薄片形材料中的每个切割一个以上圆弧形切口形成联排翅片,所述圆弧形切口形状与所述换热器扁管相适配;
C、排列所述一个以上换热器扁管,并排列所述多个联排翅片,将所述一个以上换热器扁管插入多个联排翅片的圆弧形切口中,使得当所述多个联排翅片竖直放置时,换热器扁管横截面的流入端为水平设置,而换热器扁管横截面的流出端按照圆弧切向方向朝斜下设置;
D、在一个以上换热器扁管的两侧分别安装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27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侧无触点直通流道的波纹板束
- 下一篇:无线麦克风接收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