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2593.1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贾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倪青华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纤维复合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混凝土的质量份组成如下:硅酸盐水泥5-10份、天然细河砂10-20份、碎石15-30份、硅灰3-6份、粉煤灰1-2份、减水剂3.5-7份,所述天然细河砂的最大粒径小于3mm,所述碎石的最大粒径小于8mm;所述复合混凝土中还添加有短切碳纤维、钢纤维和棒状X型聚丙烯纤维,所述短切碳纤维的用量为混凝土总体积的0.8-2.1%,钢纤维的用量为混凝土总体积的0.2-0.5%,所述棒状X型聚丙烯纤维的用量为混凝土总体积的0.1-0.3%,所述碳纤维复合混凝土中水料比为0.6-0.7;
所述减水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β-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15-2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12份、烯丙醇聚氧乙烯醚5-8份、丙烯酸聚乙二醇酯3-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5份、肌醇六磷酸酯1.2-1.8份、茶皂素1.2-2.8份;
所述短切碳纤维采用PAN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2-1.3;
所述钢纤维为多锚点的弓形钢纤维;
制备碳纤维复合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短切碳纤维、钢纤维和棒状X型聚丙烯纤维与硅灰、粉煤灰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搅拌均匀的到混合物;
(2)将天然细河砂、碎石与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搅拌机中进行干拌,然后加入减水剂和水,搅拌混合均匀 得到碳纤维复合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碳纤维的性能指标如下:纤维直径6.8μm,拉伸强度3900MPa,拉伸模量238GPa,伸长率1.72%,密度1.79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β-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份、烯丙醇聚氧乙烯醚7份、丙烯酸聚乙二醇酯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份、肌醇六磷酸酯1.5份、茶皂素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混凝土中短切碳纤维、钢纤维和棒状X型聚丙烯纤维三者的合计添加量为混凝土总体积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混凝土的质量份组成如下:硅酸盐水泥8份、天然细河砂15份、碎石28份、硅灰5份、粉煤灰1.5份、减水剂5份,所述天然细河砂的最大粒径小于3mm,所述碎石的最大粒径小于8mm;所述复合混凝土中还添加有短切碳纤维、钢纤维和棒状X型聚丙烯纤维,所述短切碳纤维的用量为混凝土总体积的0.8%,钢纤维的用量为混凝土总体积的0.3%,所述棒状X型聚丙烯纤维的用量为混凝土总体积的0.1%,所述碳纤维复合混凝土中水料比为0.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25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