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料包自动投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2390.2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0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兵;童梁;莫桂亮;简鹏;李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20 | 分类号: | B65B6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投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投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包自动投放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食品行业的加工生产中,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通常需要放置干燥 剂料包和脱氧剂料包以减少食品存储装置内的水分和氧气,从而延长食品 的保质期,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投放和专机投放的两种方式向食品存 储装置内投放干燥剂料包和脱氧剂料包。
采用人工投放料包功过效率低、劳动强度过大且容易出现错放的问题; 如果采用专机投放虽然能加快工作效率,专机投料的工作原理是将料包尺 寸匹配好,然后,将料包卷成卷料,最后通过输送线输送至前端的切割机 处,通过切割机切割后投放至料罐中,但是,这种方法对投料料包的尺寸 要求较为严格,并且,需要通过切割机切割,容易造成料包的破包,如果 料包破包不但会浪费干燥剂或脱氧剂,更会使干燥剂或脱氧剂撒入料罐内, 而干燥剂和脱氧剂是不可食用的,从而造成料罐内食品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料包自动投放系 统,能准确的将料包投放到料桶内,并且,能防止料包破包。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料包自动投放系统,包括:
料筒输送线,用以输送料筒;
第一料包输送线和第二料包输送线,分设于料筒输送线的两侧,用以 输送两种不同的料包;
第一震动料盘和第二震动料盘,其出料口分别位于第一料包输送线和 第二料包输送线的正上方,用以存储和逐个输出料包;
第一投料机器人,横跨设置于第一料包输送线和料筒输送线的上方, 用以抓取第一料包输送线上的料包,并投入至料筒内;
第二投料机器人,横跨设置于第二料包输送线和料筒输送线的上方, 用以抓取第二料包输送线上的料包,并投入至料筒内;
系统控制柜,与料筒输送线、第一料包输送线、第二料包输送线、第 一震动料盘、以及第二震动料盘分别通讯相连;
机器人控制柜,与第一投料机器人和第二投料机器人分别通讯相连。
在本发明提供的阀杆自动装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料筒输送 线的上方设置有料筒夹持机构,其中,料筒夹持机构包括螺旋轴和与螺旋 轴传动相连的驱动电机,螺旋轴的圆周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横截面为弧形 的螺旋槽,且在输运过程中,料筒的一侧位于螺旋槽内,用以将料筒输送 线上输送的料筒等间距分开。
在本发明提供的阀杆自动装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螺旋轴上 安装有第一编码器,第一编码器与机器人控制柜通讯相连,且通过第一编 码器不断传输至机器人控制柜的脉冲,第一投料机器人和第二投料机器人 跟踪料筒在料筒输送线上的位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阀杆自动装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料包 输送线上设有第二编码器,且第二编码器随着第一料包输送线的运动同步 转动,并且,第二编码器与机器人控制柜通讯相连,通过第二编码器不断 传输至机器人控制柜的脉冲,第一投料机器人跟踪第一料包输送线上的料 包的位置;
第二料包输送线上设有第三编码器,且第三编码器随着第二料包输送 线的运动同步转动,并且,第三编码器与机器人控制柜通讯相连,通过第 三编码器不断传输至机器人控制柜的脉冲,第二投料机器人跟踪第二料包 输送线上的料包的位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阀杆自动装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料包 输送线和第二料包输送线上还分别设置有一视觉相机,视觉相机与机器人 控制柜通讯相连,且用以拍摄料包在第一料包输送线和第二料包输送线上 的姿态;
第一投料机器人根据料包在第一料包输送线的位置和姿态抓取出料 包,第二投料机器人根据料包在第二料包输送线的位置和姿态抓取出料包。
在本发明提供的阀杆自动装入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料筒输送 线于螺旋轴的末端位置上安装有一视觉检测机构,视觉检测机构与系统控 制柜通讯相连,用以检测料筒内两种不同的料包数量,并在检测出漏投料 或多投料时传输剔包信号至系统控制柜中;
料筒输送线的一侧还设置有一气缸顶出机构,且系统控制柜根据剔包 信号控制控制气缸顶出机构运行,并将漏投料或多投料的料筒推出料筒输 送线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2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