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除盐系统及其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1928.8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0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伟;孙勇;赵琼婧;王浩;魏新达;张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王金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系统 及其 试验 方法 | ||
静电除盐系统及其试验方法,包括进水水箱、除盐装置和出水水箱,进水水箱和除盐装置之间通过进水管路连通,除盐装置和出水水箱之间通过出水管路连通,进水管路上按液体流通方向设置有水泵和液体流量计,除盐装置上连接有电导率测定仪;除盐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外壳体内设有若干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电极板,一侧电极板连接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另一侧连接负极,相邻两块电极板上下交错设置;电极板包括矩形钢板,矩形钢板两侧面均粘结有活性炭纤维布。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电极板吸附性能好、除盐效果好、除盐效率高,并且能够调节进水流量测得最佳除盐效果下的最佳进水流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除盐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是解决全球淡水资源匮乏的关键,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即利用海水或苦咸水脱盐生产淡水。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100m3,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最缺水国之一,沿海工业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大部分低于500m3,处于极度缺水状态,大力发展海水或苦咸水淡化市场已经是当务之急。静电除盐技术在目前所用的海水或苦咸水的淡化方法中发展迅速,静电除盐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含离子的原水进入由阴、阳电极形成的通道,在通道中,原水中阴、阳离子或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作用而向极性相反的电极迁移,最终被电极表面的双电层所吸附,使水中溶解的盐类及其它带电物质在电极表面浓缩而实现水的净化。电极材料是影响静电除盐技术的重要因素,目前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吸附性能低,材料的制作成本高,静电除盐效率低,难以满足需求;进水流量也是影响静电除盐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通过试验装置来测得最佳进水流量;而且现有的静电除盐装置除盐效率低,除盐效果差,难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电极板吸附性能好、除盐效果好、除盐效率高,并且能够调节进水流量的静电除盐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静电除盐系统,包括进水水箱、除盐装置和出水水箱,进水水箱和除盐装置之间通过进水管路连通,除盐装置和出水水箱之间通过出水管路连通,进水管路上按液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泵和液体流量计,除盐装置上连接有电导率测定仪;除盐装置包括由有机玻璃制成的呈长方体结构的外壳体,外壳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管路相连接,出水口与出水管路相连接,外壳体内设有若干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电极板,相邻两块电极板的极性相反并且上下交错设置,各电极板交替连接在外壳体的顶壁和底壁上;电极板包括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矩形钢板,矩形钢板两侧面均通过导电性环氧树脂层粘结有活性炭纤维布,活性炭纤维布外侧包裹有不锈钢钢丝网,矩形钢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圆孔,圆孔内穿设有丝线,丝线交替通过所述各圆孔左右穿插将所述活性炭纤维布缝合紧贴在矩形钢板上。
每块电极板的外加电压为1.5伏,相邻两块电极板之间的间距为1.5毫米。
采用两个以上除盐装置通过连接管路串联在液体流量计与出水水箱之间,每个除盐装置均连接有电导率测定仪。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静电除盐系统的测定最佳进水流量的试验方法,能够通过调节进水流量测定得出最佳除盐效果下的最佳进水流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静电除盐系统的测定最佳进水流量的试验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沿水的流向,将第一个除盐装置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与进水水箱相连通,第一个除盐装置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路与第二个除盐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将第二个除盐装置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出水水箱相连通,进水管路上按液体流通方向依次安装上水泵和液体流量计,将电导率测定仪与除盐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19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杆稳定装置
- 下一篇:铝塑复合门窗内开式外框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