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给水调节磨煤机进口风温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0826.4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克毅;胡引引;唐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2D1/36 | 分类号: | F22D1/36;F22D11/06;F23L15/00;F23K1/00;F22B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娄嘉宁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给水 调节 磨煤机 进口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给水调节磨煤机进口风温的系统,主要针对一次风温度高于给水温度的电站锅炉,包括空气预热器、换热器、省煤器,省煤器的入口与换热器相连通,部分或全部将进入省煤器的给水通过换热器后进入省煤器中,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出口通过换热器与磨煤机进口相连通,空气预热器出口的一次风通过换热器进入磨煤机中。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给水调节磨煤机进口风温的方法。本发明不仅避免或减小利用冷风调温导致的锅炉排烟温度升高,有效提高了锅炉效率,避免锅炉热量的低效利用,发电机组的经济性也明显提高了;能够快速调节磨煤机的风温,可在低负荷时能提高锅炉SCR脱硝反应器的入口烟气温度,有利于低负荷时SCR的正常投入,保证锅炉制粉系统能够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磨煤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给水调节磨煤机进口风温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燃煤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从安全性考虑要严格控制磨煤机的出口风温。该热风来自锅炉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通过加入冷风减温后才能达到磨煤机的出口风温要求。冷风的加入将导致空气预热器减少等量的一次风量,使空气预热器的吸热量减少,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锅炉的热效率降低,从而导致机组发电经济性变差。根据电厂运行数据计算可知,对于超临界600MW锅炉,锅炉排烟温度每升高10℃,排烟热损失约增加0.5个百分点,机组发电煤耗约增加1.5g/kWh。
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用来解决这一问题:1)在锅炉尾部增设低压省煤器,利用凝结水降低锅炉排烟温度;2)利用凝结水调节磨煤机进口热风温度,从而减少掺入的冷风量,避免锅炉排烟温度因空气预热器一次风量减少而产生的锅炉排烟温度升高。这两种方法都属于锅炉余热利用技术,都不能提高锅炉热效率,仅仅是低效利用了锅炉部分余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减少常规掺冷风调节带来的锅炉热损失,有效提高整个发电机组的经济性的利用给水调节磨煤机进口风温的系统。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给水调节磨煤机进口风温的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换热器、省煤器,所述省煤器的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相连通,所述部分或全部将进入省煤器的给水通过所述换热器后进入省煤器中,所述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出口通过换热器与磨煤机进口相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出口的一次风通过换热器进入磨煤机中。
进一步,包括一次风风机,所述一次风风机的出口分别通过两条管道与磨煤机的进口相连通,其中一条管道上设有密封风风门;另一条管道与换热器的出口相连通后与磨煤机的进口相连通,其中,在一次风风机的出口与换热器的出口相连通的管道上设有冷风调节阀,在一次风风机的出口和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后与磨煤机的进口相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混风阀门。这样可以进行双重调节,更加保险,方便。使进入磨煤机进口的风温和风量满足要求。
进一步,所述换热器为表面式逆流热交换器。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小整个系统的体积,同时冷热源能够密闭循环,冷热交换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省煤器的给水入口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换热器的入口和出口相连通,在两条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给水调节阀门4和第二给水调节阀门5。这样能够根据需求有效的调节进入热交换器的给水量,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换热器设置在省媒器与空气预热器之间的空间中或与磨煤机同层,这样距离一次风和给水的引入和引出的位置均比较近,管路布置的距离短,工程实施简单。
本发明还给出一种利用给水调节磨煤机进口风温的方法,在空气预热器出口和磨煤机进口之间设置一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内管中引入将进入省煤器中的给水,将进入省煤器中的给水通过换热器的内管流进省煤器中,所述空气预热器出口的一次风通过换热器的外管进入磨煤机进口,所述换热器采用逆流换热。
进一步,所述换热器的出风口与多个磨煤机进口连接。这样方便集中调节进入各磨煤机的风温,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