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模态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0317.1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赵维福;王晖;王洋;宋鲁涛;刘令波;赵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不同车型并能对其汽车模态进行精确测试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汽车模态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汽车综合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的振动、噪声和驾驶舒适性又是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这就使得对汽车系统的动态特性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模态分析方法是优化汽车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模态分析方法可以获得表现结构动态特性的参数,进而对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最终为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例如专利公布号为CN104596716A、专利名称为“惯性式激振器振动测试系统”的专利申请中的测试系统;在汽车模态测试中,需要使用激振器对汽车施加激振力,通过传感器采集测点的响应信号进而对汽车进行模态测试,一般选取底盘两侧纵梁上成对角线区域中刚度较大的点作为激振点,根据不同车型,传统测试时需要在激振器下部搭接台架,以使得激振器能够对激振面施加垂直的激振力,但由于不同车辆底盘离地高度不同,传统激振器台架存在高度不可调,方向调节不便等情况,进而造成工作量增大,功效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激振器高度升降,方向调节等问题,因此提供了一款多方向可调节激振器台架,这种装置可多向调节激振力的激励角度,从而提高车身接受信号的准确度,本激振器台架使用丝杆实现激振器升降功能,并在台架底部安装自由转向轮调节激振器方向,与激振器连接的支架可调节激振器的激振角度,从而实现激振器多方向可调节的功能,通过调节底板螺柱,悬空转向轮,使台架位置固定,激振器台架上支板与升降柱之间通过螺栓顶紧的方式固定,防止激振器在激振过程中出现晃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模态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激振器,其技术要点是激振器的下方安装有激振器支架,激振器两侧设有螺纹孔,激振器通过螺栓与激振器支架连接,螺栓与激振器支架之间配有橡胶垫片,激振器支架两侧为等腰梯形直板,左右两侧各打了一个通孔,激振器支架下方设置有上支板和下支板两个台架支板,上支板和下支板上分别开有四个和八个通孔,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连接有用于升降台架上支板的丝杆,丝杆上下两端与上下支板焊接在一起,升降支柱焊接在下支板上,并穿过上支板通孔,通过定位螺栓与上支板固定,下支板的下方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可调节的台架支腿,在下支板底部沿周向均匀分布四个转向轮,转向轮与台架支腿采用相互配合的结构,转向轮底座焊接在下支板底部,下支板上设有四个通孔并在其底部焊有螺母,台架支腿通过螺母和通孔安装在下支板上。由此,激振器台架可通过上述步骤组装在一起。
汽车模态测试装置及方法,其激振器台架使用方法如下:
步骤(1):将激振器安装在台架上后,将台架移动到激振点下部,确定好激振器的激振方向,旋转台架支腿,将转向轮脱离地面;
步骤(2):激振器台架整体位置确定好后,调节激振器激振角度,使激振杆与激振点表面的法向平行;
步骤(3):旋转丝杠,调节激振器台架高度,将激振杆对准激振点,在激振杆顶部安装激振器传感器,将传感器粘贴在激振面上,激振器台架搭接完毕。
作为优选,应选用360°可调节的转向轮安装在激振器台架底部,可以更加灵活和方便地调节激振器台架的整体位置。
作为优选,台架支腿应配有定位螺母,在将转向轮支离地面后,扭紧定位螺母,将支腿固定,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台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应在升降支柱穿过上支板的圆孔处设置定位螺栓,将螺栓拧紧后,螺栓顶住升降支柱,起到限制支柱移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激振器台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激振器与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时,螺栓头与支架之间需要安装橡胶垫片,当调节好激振角度后,通过拧紧螺栓来保证激振器的激励角度,加装橡胶垫片,可以提高激振器与支架之间的稳定性,确保激振方向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这种多向调节台架,可实现激振器多方向调节功能,保证在不同工况下,激振器都能够垂直激励激振点,输出准确的激励信号,同时减小搭接激振器台架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激振器台架主视图;
图2是激振器台架俯视图;
图3是上支板示意图;
图4是下支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激振器2、激振器支架3、台架支板301、上支板302、下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3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